但两个人的脸色都不好,他们觉得这一定是董卓的诡计。
圣旨虽然是由献帝所下,但现在献帝不过是董卓的傀儡。
没有董卓的命令,岂会有这道圣旨,更何况丁原根本不是病死,而是被毒死。
董卓这么做只是想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他的意图。
李儒看到吕布脸色难看,他心中甚是得意。
这条计谋是他替董卓所想,丁原死后,吕布必定逃回并州。
董卓原本想派遣大军把他抓回来,李儒反对派兵马去抓吕布。
他很清楚并州不比洛阳,在那里没人会听董卓的命令。
要是派遣大军前往,吕布必定统领兵马反抗。
到时候就算真能抓住也必是一场惨胜,并州军的战力不比凉州军差。
为了抓一个吕布就派出大军,不是明智的选择。
董卓觉得李儒说的有理,他另想办法,又要派遣自己大哥董越去担任并州刺史。
但这个想法又被李儒否定,他认为并州并非董卓的势力范围。
即使以献帝的名义派董越去担任并州刺史,也会遭到当地势力反对。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并州挑选一名将领担任并州刺史。
这个将领最好从军多年,有一定威望,最重要的是和丁原吕布不和。
经过一番探查,董卓很快发现一个合适的人选——杨丑。
杨丑本是张杨部属,与丁原不和,由他担任并州刺史,势必会引起与吕布的争端。
李儒也认为这个人合适,最终董卓借献帝的名义,任命杨丑为并州刺史,以此来牵制吕布。
李儒这条计策不可谓不妙,仅仅一道圣旨就让吕布浑身难受。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杨丑早已在与吕布的斗争中死去。
李儒奇怪道:“对了,我不是让杨丑一并出来接旨吗,为何不见他人?”
“杨丑不久前已经死了。”吕布没有隐瞒,把杨丑在丁原葬礼上偷袭夺权的事告诉对方。
李儒瞬间脸色惊变:“什么?杨丑竟然死了?!”
“大人放心,纵使杨丑已死,我也会尊崇陛下旨意,管理好并州,不会让陛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