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开垦荒地

吕布摆了摆手,让他们无须多礼,继续训练,他独自走到点将台上观望。

在高台上面,下面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吕布突然发现,即使晋阳有全并州最精锐的士卒,但依然有不少人面黄肌瘦,身体瘦弱。

这一部分士兵看上去与穷苦百姓差不多,一看就营养不良,最多只能勉强吃饱饭。

如此素质的士兵,怎么能打胜仗。

等到张辽操练得差不多,让士兵休息时,吕布趁机去找他说话。

“部下参见刺史大人!”张辽见吕布走来,连忙抱拳行礼。

“无须多礼,我有一事要问你。”

“刺史大人请说。”

“军中伙食如何,士兵一日几餐?”

“回大人,一般士兵一日两餐,早一餐,晚一餐,早餐以素粥馒头为主,晚餐以米饭素菜为主。”

“那精锐骑兵呢?”

“骑兵一日三餐,以素菜为主。”

“难道一点肉食都没有?”

“肉食稀少,无法满足所有士兵,唯有将官才有肉食可吃。”

张辽的回答让吕布十分惊讶,难怪许多士兵看上去都面黄肌瘦。

原来餐餐没肉,顿顿米粥素菜,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如此伙食,怎么可能锻炼出真正的精锐之师。

士兵上战场打仗连饭都吃不饱,还如何杀人。

听完张辽的汇报,吕布决定要从军队的伙食开始改进。

想要提高战力,就得先让士兵吃饱饭,要是连饭都吃不饱,何谈训练士卒。

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能够顿顿吃饱已经是一种奢望了。

古代农作物产量不高,还经常遇到蝗灾,水灾和旱灾。

除了富人与权贵之外,大部分百姓都无法每日吃饱,挨饿是常有的事。

数年前之所以出现黄巾起义,就是因为百姓吃不饱饭,参与战事大多是饥民。

若是人人都能吃饱饭,谁那么闲去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