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抚司内,叶擎苍与烟罗等三人商量着如何应战。
几人满脸无神,毫无一丝面对即将的战争一丝乐观的心态,当然,战事起兵,每个人心中自然也不是个滋味,更别说听到战争爆发满脸笑容了。
只能说大明这一场应战,的确有些难。
“王爷,这一次有把握吗?鞑子国谋划了这么多年,此次必定是势在必得,而且他们等这一天等了这么多年了,一定会有所防备龙殿的。”烟罗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倒也是直言,并非拐外抹角。
跟随叶擎苍这么多年,这些话也不是说不得。
说罢,李庆之也是露出同样的面色,至于李天罡,他虽说也是一场场战争打过来的,但更多是不良人作为一个暗杀的行动,很少说去跟几万人作战,对于这种差距没有烟罗与李庆之了解的更多。
最重要的是他带着面罩,也看不出有什么想法。
叶擎苍能明白烟罗的意思,战前说这些,比战争爆发后说这些也好,作为几个主将,也要让他们明白如何去战争这一场不知结果的战争。
叶擎苍双手扶着桌子,低头望着图纸,神情冷漠,就这般静静望着,暂时也没有开口说什么。
烟罗与李庆之望了望,皆也没在开口。
两人心里也明白一个道理,如今的大明的确有些不堪了,说到底还是对于战争有些频繁了。
而且根本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就算商倩芸接手这三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但更重要的也没有更好地让大明休养生息,当年那股内乱的气到现在也还没有喘过气来。
更何况还出了一个秦会,此人正不亏是大明历史上最坏的一个丞相甚至臣子,将大明上下搞得乌烟瘴气。
军队乌泱泱一片,学子也是如此,更让大明学子三年未举办科举,这不是活生生在断了大明的气数吗?
而军队也是如此,除了叶擎苍手里的神机营,还有唐磐手中的中军,其余大明军队腐朽成了什么样子,三年的时间,养废一群人是非常简单的事。
恐怕若不是因为叶擎苍的回归,大明早就被鞑子国不费一兵一卒之力就能轻松夺取。
无他,内忧外患,叶擎苍不回归,秦会没人解决,商倩芸这个皇帝当得也是无用。
皆是,文武官对立,一旦武官被秦会打压,在朝堂上说不了话,兵权又回到秦会的手里,这一切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