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恕罪。”下方官员跪拜喊道。
商倩芸压住怒火,开口道:“并肩王昨夜行事,乃是奉了朕的旨意,难道朕也是乱了朝纲之人?”
“大明科举之路,去年为何不举办,大明学子之路被阻断,若不是并肩王告知朕,朕至今还被蒙在鼓里,你们是想要把朕气死?”
“陛下,即是奉了旨意。也该由三司会审,涉及朝中五品以上官员,是写在大明律之上。若如此,大明为何设立大理寺,为何设立三司。臣痛心,不能为陛下分忧,臣今日就算惹怒陛下,也要参并肩王。”江和畅不管不顾,冲着商倩芸说道,一副忠臣之意。
“臣附议严查并肩王。”
“臣等附议。”
叶擎苍坦然自若,早在昨夜,他便清楚今日早朝这些官员肯定是不会罢休。
商倩芸谈科举一事,他们偏偏要从商倩芸私自受理自己督办案件说起。
这种手段对他们而言完全是得心应手。
“反了,反了,你们是要把朕活活逼死。”商倩芸站起身,大吼道。
“陛下,可是忘了前朝王侯作乱,把持朝政,祸乱朝纲,臣知陛下暂时受佞弄之臣蛊惑,臣等一片忠臣之心,是为陛下着想,是为大明的江山社稷,更是为大明的未来着想。”
秦会老泪纵横,义正严词,句句立意高大,将自己等人节节拔高。
此刻的他,若是传出去,恐怕绝大多数的人都以为秦会才是真心为大明着想的那个人,而叶擎苍则成了一个位居高位,却非处于大明江山社稷着想还被皇帝宠信的佞弄之臣。
句句不说叶擎苍,可句句都是在骂叶擎苍,甚至商倩芸。
叶擎苍静静相看,脸色平淡自如,总是其旁说的天花乱坠,他脸色也未丝毫动容。
商倩芸刚想开口。
此时,一位太监走进来说道:“陛下,方太傅求见陛下。”
霎时,殿内众人心念飘浮。
方守正,大明三公唯一在世之人,曾在宣、景两帝为相,到了先皇武帝时期,因年事过高,这才请辞归家,武帝念其功劳盛大,特加太傅,归家颐养天年。
自此方守正再无理会朝堂之事,安心待家享受,如今已是八十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