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事情发生时,时间已是很晚,百姓虽知道,但官员知情的有限。
今日怀王站在朝堂上,都知道赵尚书是他的人,想必事情未明朗之前,也不会有人多嘴。
等下朝之后,怀王再打听石抱石那边的情况,城门口也会派人,待方洋的父亲进京,他第一时间知晓,把人拦下商谈。
这虽然不是什么上策,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已经是情急之下能想到的最好主意。
至于其它的,方家会如何,京兆府会怎么调查,一步步再说吧。
可御史奏本,一下子把这些都打乱了。
怀王和赵尚书都没有想到,事情没有出在石抱石身上,而是坏在御史台。
御史奏本,一般都是事实确凿之后,脉络清晰,有理有据,才会弹劾。
可这件事,是昨晚才出,距离现在才几个时辰?
怀王心头微沉,他立即意识到,这件事情绝非偶然。
一时间,他心思打了好几个弯。
更糟糕的是,一个御史奏本,还有其它的人跟着出来奏本,事实清楚,有条有理,有法有据。
皇帝一听,脸色顿时沉下。
“赵卿,可有此事?”
赵尚书没想到这么快就传到皇帝耳中,此时也是有些慌乱,出列跪下,吱吱唔唔半晌说不清楚。
御史哼道:“赵尚书连自己儿子做过什么都不知道吗?竟连话都说不清。”
有人替赵尚书说话:“事发突然,赵大人一时不察,也是情有可原。”
皇帝环视四周:“石卿何在?”
众人左右看看,可不是,说得这么热闹,真正负责此事的石抱石却还没有踪影。
“皇上,石大人连上朝都迟到,竟敢藐视皇上,实在可恶!”
沈弈渊微眯的眼睛睁开,扫一眼说话的人,是怀王阵营的人。
“陈大人你一个月迟到三次,在衙门办公五天有两天不在,倒是尊敬皇上,勤奋得紧。”
清冷的声音淡淡响起,姓陈的官员一噎,脸红着不再吭声。
怀王浅笑:“没想到,北康王倒替石大人说话,本王还以为,石大人一向独来独往,从不与他人为伍。想必是北康王人品贵重,连石大人都忍不住与你交好了。”
沈弈渊手抚着扳指:“本王只是陈述陈大人的实情,觉得他自己都做得不正,还好意思说石大人,何来替石大人说话一说?
石大人为官,皇上和百官都看在眼中,无需本王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