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才,不能随便猜忌。
他不像袁绍那样喜欢猜忌人,朝令夕改,只是点点头,证明了消息的准确性。
“怪不得,在下看公子已经在布局黑山和冀州的防御了。”
高干也笑了起来,“李大目他们四人虽然出身不正,但不得不说,他们的实力还是有的,只是缺一个好的军师。”
“所以公子原本是想把田丰留给他们的?”
“全线开战,还是需要人手的,不过问题不大,到时候,我亲自过去坐镇就好了。”
但是诸葛亮立马就说道:“公子不可再随便出去了。”
高干有些奇怪了,以往诸葛亮可从没有说过这种话的。
“如今,大乱将至,外有强敌,虽有克敌之策,但也需谨慎施行。而领兵于外,该当将军之责,伐谋之事,该是幕僚之责。”
高干其实还蛮想出去的,但诸葛亮的话也是有道理的,“也对,现在需要一个人坐镇中心调度。”
诸葛亮虽然能力被他承认,而且也的确做得还不错,但因为加入时间太短了,而之前的沮授和田丰他们都算是老相识,都是从袁绍那边继承过来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之间没有太大的隔膜。
但是诸葛亮不一样,他刚来就被高干留在了并州负责调度的问题。
小规模的还好,但是大规模的调度上,他缺乏经验也缺乏对彼此的信任。
相反,高干的经验丰富,而且实战经验也比他要多,各方武将和谋士也都信服他,所以有他坐镇在中央,事情会好办很多。
最关键的是,高干现在身系高位,高仁也没有长大,不能像曹操那样可以放一个儿子在家里,起码权力还能巩固。
高干想着都头疼,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跟这种大才在一起共事的确是舒服,但经常说话说一半,就有点烦人。
诸葛亮见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接着说道:“在下倒认为,不如让孙资接手青州,让士元赶去司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