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上,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
自从凌心悦在三司会审之中招供是受莫红绫指使,惠嫔母家便联合了朝中各方势力纷纷上书,要求严惩莫红绫。
皇上被逼无奈之下,只能让莫红绫暂时迁居长宁宫禁足。
但是,对于这样的处置,惠嫔母家以及各方势力都不满意,他们继续上书,要求皇上赐死莫红绫。
就连莫红绫肚子里的孩子,他们也不愿意放过,京城大街小巷之中甚至开始流传,莫红绫腹中并非皇上的亲骨肉。
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就连常年不问前朝政事的太后,也不得不卷入其中。
她希望用自己的威望镇住朝中大臣。
赐死莫红绫可以,但是必须让她生下孩子以后。
原本以为太后和皇上统一阵线能够力挽狂澜,没想到这一次却无济于事。
要求赐死莫红绫的奏折,依旧如同雪片一般飘落在皇上的书桌上,看得他头疼欲裂。
面对大臣们的苦苦相逼,皇上的倔脾气也上来了。不管他们怎么说,他的态度很明确。
莫红绫,不能死。
皇上的行为更加激怒了那些大臣,一些言官的奏折开始怒斥皇上,把皇上气得不轻。
但是自古以来,言官们的嘴巴都是得理不饶人,作为心胸开阔的明君还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否则,史书就会记载,某一位君王独断专行。
“哼!”
皇上重重的将一本奏折扔掉地上,胸口止不住的欺负,恨不得把鞋奏折的人都给撕碎。
内侍太监见状,急忙俯身去捡起了奏折,恭恭敬敬的放回桌案上,劝解道:“皇上息怒,那些人哗众取宠惯了,您就当没看见就是了,犯不着跟他们动气。”
“这些家伙,上下嘴皮子一张,竟然辱骂朕是昏君。岂有此理!难道朕保护自己的妻儿都不对吗?”
皇上重重一拳打在书桌上,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们吓得情不自禁的后退,噤若寒蝉。
内侍太监轻叹着将一杯茶递到皇上手边,笑道:“皇上,您消消气,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他们呀……”
“他们不就是仗着手中的笔能书写历史吗?哼,好,朕就成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