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豆腐有定量,黄豆却随便买

张美英美滋滋的数了数钱,不顾王小北是不是同意,径直走进里屋,将钱放好。

随后走出来一脸惊奇地问:“你买了这么多东西啊?”

她口中的“东西”,自然是指里屋那些五花肉,猪血。

王小北点头道:“嗯,买来自家吃的。”

接着又叮嘱一番,让她小心些,别让人看见。

张美英心领神会,拿了些碱面,准备去处理猪大肠和猪肺。

忽又想起一事,转身道:“对了,你明天出门时,记得买点豆子回来煮稀饭。”

话完,她就走进里屋忙活起来。

小西和小菊自然跟过去看

“好,我知道了。”王小北答应下来。

张美英口中的“豆子”,是黄豆、豇豆这些,得粮票。

他注意到一个奇特现象,现在的豆制品如豆腐、豆皮、腐竹等有定量,但只要粮票就可以买到的黄豆,却很少有人买。

每个月买的人很少,远不及用于煮粥的红豆。

更让他感到诧异的是,这个时代的人对黄豆的好处几乎毫无认识。

蛋白质,那是什么东西?

不得是靠吃鸡蛋补吗?

大家只知道吃黄豆炖猪脚可以好下奶,对于里面的原理确实一点都不了解。

王小北记得很清楚,困难时期,黄豆曾被当做保健品来着,只有浮肿病人才能每月买2斤。

黄豆什么时候被定为保健品并停止对外售卖的,他也记不清了。

想到这,王小北琢磨着得找个时间去菜市场买点黄豆回来放着。

腐竹、豆腐你要定量,那我自己做总可以了吧?

石膏嘛,哪里都可以买得到。

压豆腐的木盒子,找隔壁杜大爷用边角料鼓捣一下便行了。

至于纱布,商店里也有点买,最多只是要布票而已,就算买不到,也可以找江蓉蓉啊。

至于囤积大豆,王小北觉得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