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孙无意灭孔氏满门,却显露了更换衍圣公之意。
孔府深处,平日里沉闷不语的一众人,心中也翻起了波澜。
王侯将相,难道生来就该如此?
此刻若不奋力一搏,将来子孙又要受这枷锁束缚。
“南宗那边怕是指望不上,若有指望,圣裔之位怎会落入咱孔府。”
府前,为三太爷逝世奏着哀乐。
府后,几位孔家长老悄然集会,议论纷纷。
“来来回回算计,最终焦点依然落到了自家头上。若真想斗上一斗,就得把大房压得牢牢的。”
“太孙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咱们得知道。”
“三太爷这一走,难保不成为他们房争夺地位的由头。”
室内,几人面沉如水。
一旦踏上争权之路,那必定是退无可退。
“瞧这情势,明眼人都懂,冯永逸为何弃平叛不顾,反带兵马至曲阜,背后定有太孙的筹谋。”
“前朝乱世,四海沸腾,咱们府中私下那些勾当,以为锦衣卫真不知晓?不过仗着先祖圣名跟天下士子庇护罢了。”
“眼下皇太孙心意已决,得宠的亲王与太子亦全力支持,这局怕是难以挽回。”
室内再度陷入沉默。
矛盾所在,他们心知肚明,就像所有人都知道大明王朝的问题,只是改变艰难,无人愿舍弃既得利益。
半晌,屋内重新响起话语。
“朝廷从浙江道尹起就开始摊丁入亩,官绅同纳粮,至今数年。秦王管六道田赋,虽成效参半,却彰显了朝廷的决心。”
“皇太孙在河南道动作颇大,彻查田地,朝中又设税署,显而易见,中央不愿再容忍地方权重,也不容我们私家财源与国库抗衡。”
“……”
“难道我们就此罢手?”
“为何罢手?总有商量的余地,看皇太孙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