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朱元璋:真有这么神奇的作物,去看看

詹徽整理了一下衣袍,面带喜色,高声禀告:“启禀皇上,太孙今日在云平码头的夷商船只上发现了辣椒与红薯,现已移植至上林苑监,并称红薯亩产能达20石之多。”

“上林苑监上下无不激动的当场哭泣,祈求上苍保佑此愿成真。臣等闻此喜讯,喜悦难抑,特来请求陛下恩准,前往上林苑监,一睹这份来自上天的护国瑞祥之物。”

这个能震撼整个大明的“20石”,在奉天殿内久久回响。

朱元璋也不禁眉梢微颤,紧握朱标的手腕:“20石。”

朱标点了点头,“爹你没听错,詹尚书确实说的是20石。”

朱标眉心微微一皱,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他清晰感受到朱元璋手臂的那一阵颤抖。

这是自打下应天,登基称帝以来,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应。

哪怕是在处置李善长等开国元勋,乃至母后,雄英相继离世之时,都不曾这样过。

这可是超越三皇五帝的丰功伟绩啊。

朱标与朱元璋眼神交汇,无需多言。

“即刻前往上林苑监。”

朱元璋沉声下令。

上林苑监。

前湖与柳怀湖之间的红薯田中,只见一个个撅起的屁股,在笔直的田埂间缓缓挪动。

一排排叶子被按压在田埂上,周围形成小坑,稀释的农家肥浸润着土壤。

只需一夜,这些眼下还显得软弱无力的红薯藤蔓,就会生机勃发,生根发芽,根系深深扎进土中,枝叶不断蔓延,最终覆盖整个田埂。

单凭一桶的红薯藤,自然无法布满整片田地。

当木桶被掀开时,朱允熥从土里挖出了五颗红薯,它们并非直接发芽生成藤蔓的原种。

而是藤蔓生长后,根部新结出的果实。

这也意味着这五颗红薯已经成熟,能食用了。

不过,这让朱允熥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些红薯藤能否真的再次发芽。

万一不行的话……

他可能还得麻烦即将返回西班牙的秦寿,带着大明朝的宝船,寻找那个发现红薯的海岛。

朱元璋领着一大群官员,在上林苑监督官员的引领下,踏入红薯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