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节游说吕布

第二日辰时,卢俊义、董平、燕青,就率领着五千步卒先行离开了长安,向着函谷关方向进发。到了午时,刘铄又同马超率领着马岱、花荣、闻焕章、李助、项充、马麟、袁涣,还有三万步卒离开了长安,出了潼关,徐徐向着函谷关进发。

刘铄率领着三万步卒顶着炎炎烈日不断前行,所有人如同炙烤,汗流浃背,面现疲态;步行的士卒踩着黄土地的双脚,还感到了一股股钻心的热量不断从脚底传来。使全军的行军速度并不快,一日最多也就走个五十里路程。

刘铄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他看着疲敝不堪的大军,内心深处知道,就算让士卒全力前进,也是救不到刘备的。

七月十六日,刘铄与马超率领的三万步卒同卢俊义、董平的先锋部队汇合了,他们并在距离函谷关二十里外立起大营。

刘铄放眼看向函谷关方向,那两月前的战场,是焚烧过的山林,是一片片漆黑的树干,鲜绿的树枝,稀稀疏疏;那前往函谷关的路上,还遗留着无数战死者的遗骸,空气中还有一股难闻的怪味。

刘铄对易守难攻的函谷关,也是记忆犹新;他召集了全部将领在大帐中商议对用兵一事进行了商议。

“这函谷关易守难攻,诸位可有何良策?”刘铄对众人扫视了一圈,见众人皆都沉默不语。

刘铄看向了闻焕章,“闻参军,你可有良策?”

闻焕章想了想,说道:“主公,函谷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我们都已领教过,更何况此时曹操加强了防守,我们若无攻城利器,更是难以攻下。”闻焕章顿了顿,接着说道:“只是之前一把大火,将附近的山林烧尽,这时想要打造攻城器械,只怕又得多费些时日。”

刘铄看着闻焕章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闻参军说的是,之前一把大火,确实将附近的树木烧尽,看来我们只能多耽误些时日,才能攻打函谷关了。”

刘铄对着闻焕章、花荣、马岱说道:“闻焕章、花荣、马岱听令,名你三人抓紧时间打造攻城器械。”

“诺。”

刘铄又看着马超、卢俊义、董平说道:“孟起、卢俊义、董平,你三人负责日日前去关下叫阵。”

“诺。”

刘铄又看着燕青、马麟、项充说道:“燕青、马麟、项充,你三人负责将通往函谷关路上的遗骸掩埋。”

“诺。”

刘铄布置完了任务后,众人都各自按令行事,在攻城器械没有准备好前,都是马超、卢俊义、董平三人率兵前往函谷关下日日叫阵。

而驻守在函谷关中的史涣、杨奉、董衡则是紧守函谷关,并未出战,同时安排了快马回报许昌。

宛城的王焕看过了刘铄的手书后,明白了他的意思,率领着两万兵马离开了宛城,在距离襄城十里外立起营寨,做出了一副要攻取襄城的架势,也惊得曹仁率领一万兵马急出颍川,前往襄城驻守,同时急报许昌。

远在徐州的曹操,通过了关羽投降的消息加上陈登的说降,让徐州诸郡县都开门投降;驻守在琅琊的藏霸也未做抵抗,率众投降。曹操在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收服了徐州,并让关羽投降。

随后,曹操任命陈登为新的徐州牧;藏霸为琅琊相,麾下的吴敦任命为利城太守,尹礼为东莞太守,孙观为北海太守,观兄康为城阳太守。

曹操听闻了藏霸手下的铁方梁力如虓虎,有万夫不当之勇后,于是将他从藏霸的手下调拨出来,任命为骑都尉,并安排到了夏侯惇麾下听令;曹操见铁方梁的兵刃是一铸造房屋的铁梁,并不美观;于是下令军中铁匠为铁方梁打造了一根重六十六斤的精铁伏虎棍。

糜竺、糜芳听闻关羽投降了曹操,随即放弃了徐州产业,离开了泗县,开始寻找刘备的下落。前往河北邺城的孙乾在返回徐州后,得知了徐州的情况,也暗中开始打探刘备三兄弟的下落。

曹操在准备带领胜利之师返回许昌的时候,他接到了许昌急报,刘铄出兵函谷关,宛城王焕出兵襄城。

这个消息确实让曹操吃了一惊,他急忙召集了麾下的诸将与郭嘉、程昱、陈登、陈群,进行了商议;唯独没有邀请关羽。

“刘铄小儿又出兵来犯,诸位有何应对之法?”曹操看了看堂下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