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何去何从

武松纵身下马,来到了门前看着那一丈来长,双手才能环抱过来的粗大门栓。他面色一沉,虎步拉开,双手紧紧将那粗大的门栓抱住,发出一声虎吼,居然将那平时需要五六个精壮士卒才能举起的门栓,就被他一探举了起来。

咚的一声闷响,粗大的门栓落在了地上,激起了一阵尘土。轰隆声又响了起来,武松又将那厚重的城门一点点的推开,宽阔的视野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武松骑上了马,喊道:“祝兄,快走!”祝公道连刺翻数人,返身出了城门,三人两马绝尘而去,消失在了这群士卒眼前。武松的大名也从此响遍了河北,传遍了天下。清河城内,如孩童啼哭,只要一提武松之名,皆都收声不敢再哭。

出了清河城后,武松驱马一路来到了乱葬岗,他看到的是自己兄长惨死的模样,并未掩埋。武松心中无比悲愤,用刀在地上挖出了一个浅坑,将武大郎的尸首掩埋,并将三个人头摆在了坟前,他俯身拜了几拜,说道:“哥哥,武松为你报仇了,你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潘金莲也伏地跪拜,眼中含泪。

祝公道看着武松说道:“武松兄弟,今日大闹了清河城,杀了袁绍的儿子,只怕这河北是不能呆了,你准备前往何处?”

武松想了想,回应道:“我武松不惧那袁绍,大可浪迹江湖。只是不知祝兄今后又有何打算?”

“天下之大,走到那算那!要不是武松兄弟你家嫂嫂需要安顿照顾,你我二人大可结伴,一起浪迹江湖,锄强扶弱。”祝公道一笑。

说起了潘金莲,武松将目光投向了她,只见她紧紧咬住嘴唇,目光中透露出了无奈与无助。可现在家已经没有了,武松也不知该往何处而去?该将她安顿到何处?

祝公道说道:“武松兄弟,不如带着你家嫂嫂去徐州投奔刘备吧!听闻他仁德爱民,还被当今皇帝称为皇叔,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像兄弟这般武艺,去了一定会受到重用,你家嫂嫂也能有个安顿之处。”

武松想了想,说道:“祝兄可一同前往?”

“不了,我还是喜欢现在这样,想去哪就去哪?受不了那军中的管束。”祝公道回身将自己马鞍上挂着的包裹取下,递给了武松,说道:“内有些伤药和碎银,你都用得上。”

武松看着祝公道说道:“祝兄的大恩大德,武松永世难忘,请受武松一拜。”说完俯身就拜。

祝公道急忙拉起武松,说道:“武松兄弟快起,我祝公道只是看不惯这仗势欺人的袁熙,也敬你是一条汉子,并非要你报恩。好了,我走了,武松兄弟保重,后会有期。”

武松看着祝公道离去的背影,心中对他暗暗佩服,如若真没有这嫂嫂需要安顿,他真会随祝公道一同而去,浪迹江湖。

武松将潘金莲扶上马,自己牵着马步行,终于寻得了一处破败的房屋藏身,养了四五日的伤后,两人一路避开大道向着徐州而去。一路上武松对潘金莲十分尊重,不敢越礼。

袁绍得知了清河郡内发生的事,被气得当场昏厥,经过了大夫救治才醒转过来,下令河北各郡县全力缉拿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