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犹豫,总算有定论了

“我觉得,您希望我做的,我可以做到。”我恳切说道。

同卒眼神微动,说:“那么我希望您帮我对付庞辉,您可以做到吗?”

“不可以。”

大概是因为我说得太过果断,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不礼貌,急忙解释:“庞辉不仅救过我,还救过苏瓷,反过来对付他有违道义。”

眼见同卒眼神渐冷,我又急忙补充说道:“况且,我觉得,帮助您成为诳兽领帅,并不一定要对付庞辉吧?”

“呵呵,不一定?”同卒冷笑反问。

“一定吗?”我问。

同卒说:“一定。”

我有些无奈,只能追问:“可以告诉我们具体原因吗?”

“很简单,因为庞辉也想成为诳兽领帅。”说着,同卒又露出像个狂热追梦者的神色,得意地说:“就算我不去对付庞辉,庞辉也会来对付我。”

说实话,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得意的。

所谓得意,有说是领会旨趣。比如《庄子》称: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比如《列子》称:得意者无言,进知者亦无言。比如《续世说》称:动若骋材,静若得意。比如《双珠记》称:义理一原须得意,知行两字在潜心。

得意,也可以说是得志。比如《管子》称: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比如《史记》称: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比如《史记》又称: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比如《潮州刺史谢上表》称东巡泰山,奏功皇天,具著显庸,明示得意。比如《圣武记》称天子方举西巡狩之典,幸五台,示得意。比如《乡土与创作》称:后来少年得意,一帆风顺。

很多时候,得意是指称心、满意,甚至骄傲自满、沾沾自喜。比如《列女传·黎庄夫人》称:黎庄夫人者,卫侯之女,黎庄公之夫人也,既往而不同欲,所务者异,未尝得见,甚不得意。比如《新唐书·柳公权传》称:尝书京兆西明寺金刚经,有钟、王、欧、虞、褚、陆诸家法,自为得意。比如《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称: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比如《西游记》称:你凡事撺唆,是他个得意的好徒弟,你不救他,又寻老孙怎的。比如《小二黑结婚》称:过门之后,小两口都十分得意,邻居们都说是村里第一对好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