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态度,道不同不相谋

在我活着的时候,很经常会听到这个部门开协调会、那个部门开协调会。因为会议的时间都很长,导致我以为开协调会是很高级很厉害的事情。

金子,是会发光发亮的。我作为兼职作者的才能虽然含而不露,但是我听得全、记得牢、写得快的特长还是被广大人民群众和同事们发现了。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之后,我得以有幸作为笔录人员参与很多协调会。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参加过大大小小73个协调会之后,我发现所谓协调会纯粹就是一群人听少数几个人讲道理、然后分配任务,极少数的协调会发挥到真正的商量、探讨、协调功能。既然只是分配任务,为什么不能三言两语交代完毕、偏要劳师动众、大操大办、浪费人力物力、浪费大部分人的时间呢?

有偏激的言论指出:生活中,有些人,不做些浪费时间的事就会无所事事。如果我不是一个有着和谐主义信仰的群众,我可能会认同这个偏激的言论。

但凡需要分配任务的事情,一般都是主要领导分配给主管领导、主管领导分配给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部门负责人再交代给办事员,层层下达,看似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其实不然。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道节约时间。比如我曾经的同事,很多时候他们可以用半个小时做完1个星期的事情,然后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自己的小生意。

我和黄大哥都不是喜欢说道理的人,现在黄大哥为我们敲醒不要浪费时间的警钟,我认为做得很好。

“老绵,你觉得呢?”我毫不犹豫地问。

可能是因为潜移默化,也可能是因为我天生就有着当领导的才能。我见过很多领导都喜欢在做决定之前问一下同事或者下属的意见、以示尊重,而我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只要可以,我都会习惯性地询问意见。对于我这是故意摆领导架子、还是谦虚谨慎该有的态度,我自己也分不清楚。不过,我还是会询问的。

听到我的问话,老绵还是跟从前那样,没有多做思考、随口就问:“那你觉得呢?”

其实,在询问之前,我已经有了明确的打算。询问老绵,是希望听听老绵的意见并根据情况酌情采纳。这,无可否认,真的很符合领导的做法。

我沉吟了0.8秒,目光灼灼地说:“我觉得,能不打就不打、能不杀就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