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瓒的夫人行礼道。

“不用多礼,宗器是出什么事了吗?”

杨一清看着眼前夫人愁容满面的模样,问道。

宗器是李瓒的字。

“大人神机妙算,方才北镇抚司的人突然闯进了我们家,将宗器带走了。”

李瓒的夫人不敢隐瞒,如实回答道。

杨一清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即恢复了淡定。

对于此事,杨一清并不意外,李瓒作为杨一清的学生,之前的工部侍郎被查处之后,杨一清就推荐李瓒补位,李瓒之前也很低调,所以陈万言乱来的时候没有被波及。

不过自从两年前周楚离京之后,这位工部侍郎就再也控制不住双手了,和一众同僚开始大捞特捞,毕竟工部的支出一向都是很可观的,随便经他们手,都能过一手油,更不用说他们有意思的去捞钱了。

这也导致这两年工部的支出越来越高,但实际上能真正花到实处的,却是少之又少。

对于这一点,杨一清看的清楚,曾经让工部尚书特意提点过自己的这个学生一两句。

但奈何李瓒当时捞钱捞红了眼,再加上周楚又久不在京城,不只是李瓒,很多其他官员都不把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放在眼里了。

其他人不清楚,杨一清等人可是比谁都清楚周楚是什么脾气,杨一清更清楚,皇帝不是不清楚工部这些人的动作,只是东北开战,乌思藏开战,皇帝首先要保证的是大后方的稳定。

杨一清从来都清楚,李瓒这么捞下去,被清算是迟早的事。

如今的局势,和正德年间完全不同,正德年间,大家的俸禄都很低,养家都困难,而且皇帝对地方和官员的掌控力相对较弱,大家都捞钱,没人会管。

但自从江南和京城实行考成法以来,如今考成法已经逐步推行到整个大明了,所有官员的俸禄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因为考成法和商税,很多官员甚至还能拿到不菲的提成。

这样的情形下,大家都很有钱,底线也就提高了许多,那些可贪可不贪的,都会三思而后行。

不是说都不贪了,但整体而言,贪污的比以前要少得多,所有人都要考虑一旦被抓之后,就会失去一切。

这种情况下,工部的这些官员反而成了一枝独秀,秃子头上的虱子,格外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