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儿媳妇便也受到很大的刺激,整日哭喊着找她的桥儿。
安桥就是那个孩子的姓名,他比安桦还大几岁,长得跟个小牛犊似的,如今都已经是个能帮家里父亲做活儿,可以订亲的年纪了。
折了他,不仅安二伯的长子安翼和他媳妇疼,安二伯一家人都疼。
不过一直走不出来的,也就只有母亲罢了。
坐下来休息的安二伯接过二伯娘捧来的牛皮袋,小心地抿了一口水,看向不消停的儿媳妇,说道:“让翼儿捆住她,大家赶了一天的路都要休息,别让她在这里乱跑。”
二伯娘翻了个白眼,低声道:“彻底疯了,不中用的东西,要我看,不如直接扔在半路得了。”
“少出这损主意,”安二伯说着,四下看着,“又不是只有咱们一家人,三弟一家都在,还有村里的近邻,等安稳下来,扔了儿媳妇这话传出去好听啊?再说啊,如今都到地方了,见了溆儿叫她想办法。”
二伯娘闻言便又是皱眉,“发达了就不管咱们这穷亲戚了,她男人都是当官的了,能不知道这世道怎么变的,也不说派人到家里接接咱们。”
安二伯虽然也是这么想的,但不能让自家人这么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说法根本不讲理,斥道:“别胡说了,惹恼了溆儿,在这地方咱们人生地不熟的,连安家都难。”
二伯娘忍不住直抹泪,又开始了一路上的絮叨,“你说怎么就如此没福,好容易过上几天的好日子,这世道却不太平起来。”
正说着,马儿的喷鼻声,蹄子叩击地面的杂乱声响起。
一行车马慢慢地行来,他们人多势众,压车的骑马的,少说有二十几个,且全都是身高体壮的汉子。
路上他们见过不少这样的队伍,这些人不是难民,是南来北往的行商。
行商们人脉广泛,一般的绿林小股劫匪都不敢抢,他们在路上就跟着一队歇脚的行商走了一段儿。
这样的人惹不起,上前去乞讨也什么东西都讨不到手,安二伯只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却看见坐在他家左边的三弟站起来,满脸激动地朝那队行商跑过去。
“何大掌柜,是方家的何大掌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