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做买卖前的准备

秦母站在门口目送儿子离开,叹了一口气。

她这个儿子啊,什么都好,就是心思太重了!明明还是孩子呢,可是那心里却总是装着一堆事儿。如果当年,她能再早几年带着儿子离开那个地方,儿子是不是又是另外一副样子了呢?

秦母看着天边的云,轻轻地呢喃出一个名字,一滴泪,悄无声息的被秋风带走。

姜宁家里没有牛车,想要带着鱼丸去镇子里走着去肯定是不行的,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去里正家借牛车了。

里正家人现在是把姜家大房当成自己家的恩人对待的,听说借牛车,里正二话不说,立刻让儿子将牛车牵了出来。

姜老大是会赶牛车的,借了牛车,一家人就坐着姜老大赶得牛车进城了。

车上装了两桶水,一张桌子,家里所有的碗筷儿和木盆。满满一陶罐的鱼丸,一小罐子姜宁自己调配的蘸料。

这个蘸料里面放了葱姜末,猪油,盐水,韭菜花和茱萸调的。

味道比较丰富,还带着点辛辣,配上QQ弹弹的鱼丸,味道还挺不错的。

姜宁家没有锅,只能用陶罐代替锅了。

一家人到了镇上,直奔集市。

一家人来的比较早,集市上小摊贩们还没有全都来,姜宁选了个不错的位置后,让自家爹开始支摊子。

姜宁的摊子支起来很简单,只需要找些石头,拼一个简易的灶台,烧火,然后将桌子拿出来,水桶,蘸料,碗筷儿放在桌子上。

一切准备就绪,其他摊贩也都找好各自心仪的位置开始支摊子了。

姜宁家隔壁摊子一家是做烧饼的,一家是做面的。

三家都支着灶台,只有姜宁家灶台上放着的事陶罐。

两家老板看到姜宁家这寒酸的装备,一个个不由得面露嘲讽。

这群乡下人是想赚钱想疯了吧?以为会把饭煮熟就能来镇里做买卖了?呵,等到这家人赔的亵裤都不剩了,怕是只能卖女儿了。

“我说大兄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买卖的?咱们镇子上员外财主不差钱是真的,可,人家也不是什么人做的吃食都会买的啊?你看看你们家灶台上的那个陶罐?人家吃饭都要用纯金,纯银餐具的人,怎么可能看得上你这陶罐里煮出来的东西啊?”

说这话的时是卖烧饼的老板,这老板年约三十多岁,发际线后移的厉害,闪亮亮的大脑门在那一阵,直反光,姜宁的眼睛都要被晃瞎了。

“这位大爷,我们家陶罐虽然看上去有点上不得台面,可是不代表我爹娘做的吃食上不得台面啊!我实话告诉您把,我爹娘做的这个鱼丸,就是京城里的贵人们都赞不绝口呢!”

“哎呦,哪里来的乡野村妇,口气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