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理念是姜梨花呈交过的一份计划中提及。
只是北朝帝一直没消息,她就当对方不赞同。
到没想到对方会在这个时候抛下这么个雷。
这事自然也有一些朝臣知道,但还有更多不知道的。
这会都傻了。
有人忍不住想站出来谏言,却被身边的人眼疾手快拦住。
没见上头那些大佬都没发话反对么。
显然就早定下的事。
大佬们都没意见,他们这些小鱼虾有意见也没用,说了也只会平白得罪那位。
姜梨花惊诧之后,很快便收起表情,忻然领旨谢恩。
等所有功者都论功行赏后,便轮到使臣们递交国书了。
北朝帝看着使臣们不甘不愿递上来的国书,心情甚好的多撸了几遍胡子,看着姜梨花更加满意了。
他清楚,这次三国会这么快低头,不仅仅是因为打不过,也因为姜梨花弄出的那些高产作物和其他价值高的作物。
所以说此次战役中,姜梨花居功至伟,军中绝对没人会反对。
四国议和,这次北朝帝也没客气。
虽没让金国和周国臣服上贡,却也狠狠砍上他们的大动脉,不止把以往送出去的土地要回来,还多要回不少钱粮矿。
羌部不止需要赔偿各种损失,隔大片草原,每年还要上贡牛羊。
不止砍上大动脉了,都快截肢。
可有金国和周国压着,羌部也只能不甘不愿的答应。
议和谈完,除了使臣们,满堂皆喜。
大家又开始推杯换盏起来。
这次姜梨花也没被掠过,被敬了几轮酒。
伍成就不用说了,几乎被人群埋了。
宴会结束后,姜梨花直接把人带到她的北昌侯府上。
很快,关于两人的关系,也渐渐传开。
宫里,皇后扶着北朝帝回寝殿。
北朝帝年事已高,不能多喝酒。
所以今晚没怎么喝,此时也只是微醺而已。
皇后伺候他更衣完,在床上躺下。
北朝帝松了口气,摆摆手,“皇后你也回去歇息吧。”
皇后这次却没有立刻走,而是迟疑着,欲言又止。
北朝帝察觉到,疑惑看她。
“怎么了?”
皇后拧眉,犹豫了下,还是问,“陛下,您不觉得姜梨花,长相很像一个人么?”
北朝帝一愣,不由坐起身,“像谁?”
北朝帝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有点耳熟。
好像当初崔公公也说过,不过那会他也说不出像谁,只说好像有点眼熟。
只是没想起来,这件事便也没继续深究。
现在皇后说起,北朝帝不免来了兴趣。
皇后抿唇,“安平王妃。”
北朝帝愣住,随后眉头拧起,想到什么,眼眸骤然一沉,面露惊讶。
“你的意思?”
“陛下可还记得,二十多年,安平王妃曾错失的那个孩子?算算年纪,似乎如今也应该与姜梨花差不多了。”
安平王妃,陆之念,先长公主之女,也算是北朝帝的外甥女。
只是因她身世复杂,与皇室少有走动。
当年先皇是在其长姐,也就是长公主的扶持下才成功登上皇位。
或许为了感恩,也或许姐弟关系真的好,亦或许有什么把柄在长公主手中。
先皇对长公主极为纵容,包括她在府中圈养诸多面首,四处搜罗英俊男子。
直到有一天长公主怀孕了。
那天她遣散了府中所有男子,并开始醉心养孩子。
没人知道这孩子生父是谁,反正只要是长公主的孩子,以后自然荣宠无双。
谁也没想到,正因为孩子生父,给孩子日后埋下祸端。
陆之念十五岁及笄当天,被赐婚给安平王世子,同年成亲。
成亲当晚,因一妾室出事,安平王世子半夜离屋去处理。
回来却没在床上看到睡熟的妻子。
直到主院发生骚乱。
世子以为有刺客,跑过去却见父亲衣衫凌乱站在屋外大发雷霆。
而不久前才与他洞房过的新婚妻子却裹着被子,失魂落魄的缩在他父亲床上。
此事当时安平王虽然杀了不少人封口,但还是被有心人爆出。
长公主一怒之下彻查到底,才知是陆国公夫人命人所至,目的就是为了报复长公主。
原来陆之念就是陆国公的女儿。
长公主年少时就钦慕陆国公,只是因为朝廷权势平衡关系,她不可能嫁入国公府,陆国公也不可能当她的驸马。
等她拥有权势,陆国公老就妻儿相伴。
陆之念的出现,还是长公主以陆国公妻子名义骗他出来,下药所得。
甚至在后来寻上陆国公夫人炫耀。
彼时陆国公夫人也怀胎七月,一怒之下早产。
最后产下一名死婴,自己也不能再生育。
基于长公主的身份,以及当时先皇对她的纵容,这件事一直被夫妻俩深藏。
可没有想到陆国公夫人一直怀恨在心,并且等了十多年,就为在这一遭毁了陆之念。
虽然最后陆国公夫人被长公主弄死,可陆之念的婚姻也毁了。
不久后陆之念怀孕了,十月后生下一名女婴。
当初房内,一个昏睡,一个醉酒,到底有没有做什么双方都不知道。
所以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也不清楚。
整个王府因为这个孩子的出现,气氛日渐紧绷压抑。
最后孩子被长公主以帮忙照料的名义抱走暂时抚养。
没多久却传出孩子丢了。
后来又说死了。
陆之念发疯了一段时间,这件事就渐渐‘平息’下来,没人再提过孩子的事,这件事几乎成了禁忌。
但至此陆之念与长公主也似乎彻底决裂,连她去世都没去看一眼。
北朝帝蹙眉道:“可那个孩子不是确定已经死了?”
皇后便也是因此才游移不定。
“确实如此,但兴许当年其中还另有隐情呢?陛下不如叫人查查?”
皇后与陆之念年少时是好友,这些年虽少见,但两人也常有书信往来。
虽然对方从未提及过孩子的事。
但她想着,如果对方知道孩子还在的话,应该会很高兴。
哪知北朝帝却只是摆手,“天下没有这么多巧合,那个孩子已经死了,姜梨花只是姜梨花,明白吗?”
皇后一愣,而后嘴唇不由抿得更紧。
她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不管姜梨花是不是安平王妃的孩子,这件事到此为止。
他不希望姜梨花和安平王妃扯上关系,那毕竟是一段不光彩的往事,以后或许可以利用,但现在对姜梨花没有多大益处。
北朝帝现在还需要姜梨花的光环安稳民众,她的形象和名声不能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