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都想奔向潼阳县

如果不收,就要从一开始便绝了这些人的心思。

如果收,一旦打开这个口子,后面恐怕会有更多人。

一旦半路不收,怕会出乱子,必须做好后续准备。

潼阳县这十几年跑了不知道多少人。

现在举全县之力也才能耕出三万亩地。

劳动者才是第一生产力。

没有人,有再多的土地都种不开。

更别提肯定不能让所有人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注到种地上。

所以,人,肯定需要。

但对方考虑得也对。

人可以收,但必须做好收尾的万全之策。

还有一点。

潼阳县是罗州辖地,也就是她的封地。

如果只是罗州内其他百姓迁移到这边还好。

可如果是罗州以外的百姓往她这边迁移。

少倒也罢,若太多,恐怕北朝帝心里也会不平衡,对她也更加忌惮。

她现在可还没有成为参天大树,不适合太招仇恨。

就这个问题,她思考了一夜。

第二天便让李强给新县令带去一句话。

潼阳县欢迎当年被迫迁离的县民重回故乡。

不过基于潼阳县内如今有许多重要且需要保密的东西。

为避免让敌国探子混进来,每一个加入的人都必须做严格背调。

至于背调的一切解释权,都归潼阳县衙门所有。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不是潼阳县出去的人,能不能回来都是衙门一句话。

摆上的条件不过是堵嘴的借口。

她请民所求,同意离乡的子民落叶归根总没错吧。

至于子民们回来会不会带更多家属,那就不是她能控制的。

总不能让人回来还要把人一家子分开,多缺德呀。

是不是家属呢,这点也很难断。

毕竟半路结义的兄弟姐妹也能算亲属吧。

半路认的爹娘儿女也算亲属吧。

反正她条件就摆在那里,其余就看要来的人自己去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