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唐俭出使高句丽

“殿下,我们派往高句丽采参的商队在您所给的地方确实找到了您说的那种黑漆漆的,能够燃烧的石头。”

崔季舒看着自己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以后,果断选择了转移话题:“可是那片区域如今属于高句丽的统治范围,虽然高句丽是我们的藩国,但是要想大规模的派人前去开采煤矿,必定会激起高句丽人的激烈反抗。”

“这些高句丽人真是坏良心,怎么能在我的煤矿上建立他们的城池呢?”

李承乾觉得这些高句丽人真是坏透了。

与工业化之后的世界截然不同,如今的时代可没法使用坚固无比的钢铁来打造船只,李承乾现阶段若要造船,所依赖的材料唯有木头这一选项。

至于钢铁这个东西....

按照古代的这种无基础,纯从零开始攀科技。

估计李承乾死了都够呛能够见到钢铁船大规模下水。

并且,即便是选用木头也并非随随便便就行,必须得是上乘之选、品质优良的好木头,那些普普通通的木头压根儿就不可能支撑起建造大型船只所需的强度和质量要求。

于是乎,早在去年冬季依靠木炭来取暖时,聪明机智的李承乾脑海之中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个棘手的难题了。

在古代社会里,木材可谓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之物。

无论是取暖,还是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少不了对树木进行采伐利用。

不管是炼铁还是代替木材作为燃料,势必要寻觅到一种全新的替代品来填补其空缺。

那么煤炭,自然是最好的替代工具。

虽然李承乾将大唐的原始黑火药稍加改造以后威力提升了很多,但是受限于工艺,那种地下煤矿的开采效率低的令人发指。

和黄泥混合制作成蜂窝煤以后,李承乾估摸着也就可以满足长安的冬天取暖所需。

于是李承乾思来想去,就想到了之前看到过的一篇科普,建立在“龙脉”上的露天煤矿。

也就是位于今东北抚顺西露天煤矿。

以现代科技都能开采一百多年,李承乾寻思着,这一个煤矿也够自己用到死了。

至于会不会破坏龙脉的这种事情。

那不是两全其美吗?

至于煤矿用完了怎么办?

后面的事情....

交给后来人吧。

人都死他个球的了,管那么多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