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宽敞明亮的宫殿内,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不断的有处理完的奏章送出,也不断的有奏章送来。
于谦、崔季舒、赵贞吉三人则是不停的翻看着新送来的奏章,并商讨出处理方案。
而李承乾端坐在案前,不停的翻阅着手中的奏折,顺便在处理方案下盖上东宫的玉玺。
正式监国对于李承乾来说,很累,尤其是临近年关,事情又多又繁琐。
不过好在有于谦、崔季舒、赵贞吉这三位宰相之才组成的小型内阁,替李承乾分担了不少压力。
除了他们三个以外,还有长孙涣,杜荷,房遗直这种纯属来涨经验的勋二代。
当然这中间最为醒目的,还是那个和尚。
没办法,李承乾手中还是缺文臣,于是他就去普光寺的时候就把老和尚拽来坐镇了。
至于魏征、杜正伦、岑文本这样的当朝大员也有自己的政事要处理,没法来帮助李承乾。
许多事情,李承乾只需了解其中的事务和处理方案即可,三个宰相之才是相当靠谱的,处理的比李承乾的想法稳妥多了。
但有些事情却必须由他亲自拍板定夺。
就比如涉及皇子的事情。
李承乾正拿着一份御史弹劾梁王李愔的奏折。
皇子太多,而且都留在长安城可是带来了相当多的麻烦。
特别是对梁王李愔,他更是感到无语。
尽管上次已经狠狠教训了他一顿,但他依旧死性不改,这次又因无故殴打官员而被告发。
李承乾觉得还是打的少了。
不过毕竟是李二教育的皇子...
也很正常!
“还好李二还没将李愔放出去做藩王而是留在了长安。”
李承乾合上奏章就已经下定决心不让这货去封地祸害百姓了。
干脆改封封到吐谷浑得了。
有的时候李承乾都不知道李二是怎么想的。
李愔是因为明年才及冠没去就藩就罢了,但是李恪都十六了还留在京城。
还好李恪的血脉足够让人安心。
“不过....”
李承乾的手轻轻的敲打在案桌上。
隋炀帝的外孙,这个身份倒是个好东西。
送给世家让他们借着前朝的由头谋反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反正只要均田令继续推行下去,地方上的世家谋反是肯定的。
但是要是有个名头将他们聚集起来,这样平叛能够省掉很多的事情。
“我的这些弟弟啊,真的是很好用。”
李承乾无比的感慨,一个弟弟换一个合法的由头,稳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