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自己的族人当然不会如此,但对奴隶,就是这个待遇。
只是草原上的雪太大了,他们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找到可以歇脚的地方,也不确定以后的日子会怎么样。
但这是他们栾都族公主为什么争取到的自由。
这次氏义族离开两刻钟,偷偷跟随的丁家人来报:“走了,这次真的回氏义族了。”
“快,救人。”丁家军副将立刻道。
呼延蔷第一个骑马跑出去,泪水不自觉糊住眼睛。
栾都族的人根本不敢详细看到的是谁,最后呼延蔷两岁的女儿喊了声阿娘,这才让大家惊醒。
半个时辰后。
一处稍微有些坡度的土丘旁边,已经扎了十几个帐篷。
帐篷成半圆形,让中间的空地少些风寒。
其中最大的帐篷里,呼延蔷给众人舀着肉汤,热乎乎的肉汤喝到肚子里,整个人都暖和了。
肉放得比较少,怕大家一时间吃得太多会不适应。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呼延蔷没死,更不敢相信她带来这么多东西,这么多帐篷。
最后丁家军带着他们离开,在西北边塞外二十里地处安营扎寨。
草原上的人都知道,只要离天祥国越近,那日子就越好过,但也不能太近,否则整个部落里的人都会向往天祥国的生活,从而成为天祥国的人,特别是小部落,用不了三五年,都会偷偷进去天祥国,反正他们跟西北边域人的长相还是有点相似。
但他们暂时没有选择,雪太大了,风也太急了,他们需要时间休养生息。
距离这边比较近的话还能随时得到补给,这是公主呼延蔷争取过来的。
等到这个寒冬过去,他们可以放牧,日子就会好过起来。
等丁家军离开,呼延蔷抱着女儿远远看过去,又看了看远处氏义族的方向,这仇怎么能不报。
信件传回来的时候,呼延蔷的栾都族已经安顿好,呼延蔷跟更成为了栾都族首领,等过了冬天,她再以部落首领的名义向天祥国进贡,正式成为番邦国。
那样天祥国庇护就会合情合理。
以后有哪个部落想要欺负,可以派使臣想西北边关求援。
对于番邦国,西北边关应该去帮忙,否则人家为什么成你番邦国,为什么俯首称臣。
苏菀感觉,现在草原上部落跟天祥国离心,也是因为许多小部落请求帮忙,被西北边关忽视。
谁让他们边防实在空虚,没办法顾及到他们。
一旦顾及不到,那边就会有异心,试图侵犯边域。
至于栾都族现在没有立刻请求成为番邦国,是怕氏义族发现端倪,所以还要等一等。
看完这些,苏菀算长舒口气。
旁边还有个呼延蔷写给她的信,信里内容跟这些情况差不多,苏菀想了想还是提笔回了一封。
即使两人脾气相投,也要常常来往。
不然以后万一要用到她骑马的技能怎么办。
再说,苏菀也欣赏呼延蔷这个女子,她身上的坚韧让人侧目。
谢沛给苏菀磨墨,看着苏菀写完字道:“你怎么彻底换笔法了。”
“不然呢?等着被发现跟你有关?”
要说之前两人字迹还带点彼此的影子,但苏菀可以换了写法,竟然完全不同。
谢沛啧啧几声,帮着苏菀把折好书信:“今晚就能寄出,好在他们部落人不多,多供应他们也还行。”
听这话,苏菀就知道他在铺垫。果然谢沛道:“咱们边关还是太过薄弱,所以我觉得宫里开销依旧过大,你觉得呢?”
“所以,你想让我帮你管后宫的事?”苏菀看他。
谢沛点头:“如果你能帮忙当然好,不行的话我就多劳累了。”
苏菀笑了下,谢沛不明所以,不知道她在笑什么。
就说嘛。
同样一件事,东阁大学士说,跟谢沛说,完全两个感觉。
前者像是恩赏,后者则是央求。
哪个更尊重自不用讲。
苏菀又笑:“不知道算了。”
“管当然可以,正好趁着今年五月还要放宫人出去,时间也来得及。”
主要趁着谢沛刚登基,很多事情都能赶紧改变,过了这个村,以后可就难了。
谢沛自然没问题:“此事全交由你来做,不仅宫里变化多,朝廷也会有变动,最近会很忙。”
这句话可不是说说的。
新皇登基,自然要用自己人,该清算的清算,该提拔的提拔。
谢沛已经算不错的,连建极殿大学士都愿意给体面,礼部帮忙退了婚事,让他孙女体体面面跟他回老家。
建极殿大学士全家都要回到家建州,走的时候其他老臣子都去送行,陛下虽然没有表示,但默许同意去送,已经不错了。
要知道他当初可是稳站二皇子,二皇子知道自己被退婚,甚至在太庙里砸了些东西,这下直接被幽闭到小房间里,估计这辈子也就在那了。
两者对比,也没人敢再造次。
体面地离开,陛下还给点面子,不体面的话,那就没什么说的。
不仅这些左迁官员要离京,四方使团同样陆陆续续回去,只是他们一走,京都又要开始清扫细作。
皇宫还好,现在皇宫的人只出不进,也算另一种严防死守。
除开这些,自己人的任用也是为难,还有开春了,各处都要用钱,该修水渠的修水渠,不能耽误春耕,下面各个郡府也要约束,以防生有异心。
什么修河堤,修路,修城墙,潮水般的折子砸过来,全都是事情。
各地的税务清查,指挥营清查,下面官员的奏章,更有官学拨款,今年的科举等等。
反正苏菀看完就一个想法,要是登基,最好在秋天登基,那时候只有秋收要紧,不像开年什么事都要管。
好在去年才科考过,原本今年应该加开恩科,但也推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