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对付地主的一些小手段

不仅要保证服务业人员的工资水平,还要地主多交一份税。并且发工资还不能暗箱操作,地主得把雇员的工资和税一起交到银行里,然后雇员凭借身份证从银行取自己的工钱。这样就不必从地主的手里过一手,被他们克扣了。

什么制度都不可能完美,这种制度也是有漏洞的,例如找人顶替冒领。

这种事就只能靠着整治治安来避免了。只要把那些想要作恶的坏人数量降低,然后用严刑峻法来让犯罪成本抬高到让人觉得不划算的地步,总能降低犯罪的概率。

目前的条件最多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有漏洞肯定就会被人利用,如果有人无视风险,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以他的运气能平安一辈子不被发现,或者骗自己说只做一次就收手,那总有被人钻漏洞的机会。

只要能控制得住被钻漏洞的概率,只要事后不遗余力,不放弃地进行追查,都能遏制犯罪。

在周宇的想法中,失业的人越少犯罪率就越小。提高治安,降低犯罪率最终还是要落到政府,或者说他这个皇帝的头上,在制度这个源头掐断绝大多数的不劳而获。

地主就是不劳而获的代表。商人好歹还要劳心劳力做生意,还有可能亏本。

地主只要把田地佃租出去,就能坐收利益,把亏损的可能性全都转嫁到佃户头上。再加上买商铺租赁出去和放贷,地主阶级最喜欢购买田地和商铺这种保值的生产资料和不动产,用旱涝保收的方式来长长久久地实现财富增值。

可是这种方法方式只会让生产资料和财富往少数人的手里集中,而这少数人的消费却很差,他们只喜欢买田地和商铺,或许再加上矿山等等生产资料和不动产。

落到他们手里的钱,没办法通过消费大量回到平民百姓的手里。反而是百姓手里的生产资料要被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方式掠夺。

周宇就算铸再多的钱,也会被这些人都藏到家里的地窖之中。就算周宇发行纸钞,他们也会把纸钞拿去买金银然后藏起来。

不进行有效消费喜欢储蓄的还喜欢不劳而获,真的应该把他们除掉。分配方式应该进行大规模的改进,让底层民众获得收入,只有数量最大的底层民众获得消费能力,才能创造出许多嗷嗷待哺的市场,让更多的人投入市场去进行生产,填补市场空白。

这样就能创造出许多非农业岗位,把大量民众从田地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等到人口暴涨,生产力增加导致市场饱和之后,才会有强烈的对外发展、贸易的内向驱动力。

那时候只要一个支持海贸,允许殖民的政策,再解决航运的淡水和维生素摄入问题,把长时间航行时患坏血病的隐患解决掉。无数的船只就会从大明驶向世界的各个方向,去寻求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那么率先开启大航海的大明,就会把文化、知识、风俗传播到世界各处,占领世界上那些还没被人发现的富饶地区。

最终,大明会在这个过程中释放人口无限增长,但田地总数不变亩产量到顶的粮食危机。

不论是灾害导致总粮食产量下降导致挨饿,还是经济作物占用了粮食作物的亩产量导致挨饿,都有出海这个可以释放人口的宣泄口,而不用像过去的王朝那样陷入起义、内战,用战争的方式来降低人口的无奈循环。

大明的地主们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皇帝的眼中钉,他们有的人觉得新朝廷的政策味道有点不对,就把帮闲狗腿子散掉了一批,看看风向。

有的人没那么紧张,给帮闲狗腿子们弄了个正经身份,给他们发酬劳还交税,一副我已经照办了,你想奈我何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