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书记处决议中又指出,特委、县委、区委无适当干部时,暂不设立专门部门,即由常委及书记负责,但必须有一人负责注意搜集敌探奸细活动的材料。
这一规定体现了在特定情况下的灵活应对策略,既强调了对锄奸工作的重视,又考虑到了基层组织在干部资源有限时的实际情况。要求有专人负责搜集相关材料,为及时发现和处理敌探奸细的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有助于维护党组织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党委负责同志把反奸细斗争当成党委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凡基层党的组织均设有锄奸委员,他们密切关注着组织内部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迹象。区乡游击队、基干民兵等基层武装也都负有锄奸防特、维护地方治安的任务。
区乡游击队在执行日常巡逻任务时,时刻保持警惕,留意周边的异常情况。基干民兵们则在村庄和乡镇中协助维持秩序,加强对陌生人的盘查。
他们相互协作,形成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让敌特分子无处可藏,有效地保障了地方的安全和稳定。
无为公安科。1941 年 5 月,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长吕惠生。中心区有白茆、陡沟、恍城等几个区,县政府下设公安科,公安科配科长一人。
1942 年秋,姚世章任公安科科长。姚士章上任后,积极整顿公安科的工作秩序,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他带领公安科的同志们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为无为县的抗日斗争和民众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无为公安科是皖江根据地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县级公安机关,它的建立不仅为保障无为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也为今后皖江地区全面建立公安机关提供了经验。
在当时复杂的战争环境下,无为公安科的同志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然而,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积极开展工作。
他们打击土匪恶霸,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群众免受不法侵害。同时,还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无为公安科的成功经验,为皖江地区其他地方公安机关的建立树立了榜样。后续建立的公安机关借鉴其模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共同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稳定和发展保驾护航。
锄奸部、社会部的任务以及敌工部。
锄奸部与社会部的任务从其内容上看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分工不同,各有侧重。锄奸部的任务主要是对军队,负责清查军队内部的敌特分子和奸细,维护军队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保障军事行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而社会部的任务则主要是对党内,关注党内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防止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党组织,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团结统一。
敌工部则侧重于对敌方的工作,包括开展对敌宣传、分化瓦解敌方阵营、争取敌方人员投诚等,以削弱敌方力量,为我方创造有利的斗争条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