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正愁没银子,张春发的这五千两银子,足够他购置几套宅邸,甚至还绰绰有余。
韩秋收到银票,满意地点点头,准备搬走。
恰巧此时,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来到客栈。他穿戴华丽,手指上戴着翠绿宝石戒指,一看就是大户人物。
“小哥,请问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年轻男子?他约莫二十四五岁。”
韩秋摇头:“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
中年男子叹口气:“真是可惜。”他又叮嘱了韩秋几句,然后匆匆离去。
韩秋皱眉思索,喃喃自语:“此人的模样有些熟悉,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
韩秋在街边买了一匹马,雇佣一辆牛车前往县衙。
县令叫做刘忠,是一名老实巴交的乡绅,他的儿子娶亲,于是邀请韩秋赴宴。
韩秋在席间遇到了同僚,他的同僚也受到刘忠之邀参加宴会,因此韩秋才能进入县衙。
韩秋跟着官差走进县衙内的大厅,看见一群人围在酒席周围喝酒吃肉。
他在人群里寻找熟悉的面孔,忽然看见张春发坐在角落里,正跟人谈笑风生。
韩秋走了过去,说道:“张兄。”
张春发站起来,惊讶地问道:“贤弟,你怎么会在这里?”
韩秋说道:“我来找县尊办事情,顺便来蹭饭。”
张春发哈哈大笑:“贤弟真会说话。”
其他人纷纷附和。
他们都是江陵府里的商贾,经营着各式各样的店铺,和县令关系很密切。
张春发带着韩秋来到县尊身旁,向他介绍:“这是韩秋,我的结拜兄弟,也是江陵城里有名望的诗人。”
韩秋微笑行礼,说道:“晚辈韩秋,见过县尊。”
县尊端详韩秋几眼,笑呵呵地说道:“原来是韩先生,失敬,失敬。”
韩秋的名气太响亮,连续写了几首诗,在整个江陵府的士林中很有影响力。县尊非常欣赏他的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