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点了点头。
王启年心里咯噔一下,莫非韩秋看出了什么破绽?
王启年暗暗庆幸,自己提前准备了书袋,要不然这次乡试又泡汤了。
韩秋从怀中掏出一卷丝绸,递给王启年。
“这是什么?”王启年疑惑地问道。
“这是我托朋友从南方带回来的书籍,据说都是千金难买的精品,你可以借鉴一二。”韩秋微笑说道。
“多谢韩大人的美意,我对书法不甚热衷,暂时用不上。”
“不是书法,是杂谈。”韩秋笑着解释,“我有一个爱好,平日里喜欢收集各种杂学典籍,其中包括佛经、算术等。这本《奇闻异录》是我花费巨款从苏州买来的,里面记载了大宋朝五代十国的各种轶事。”
“原来如此。”王启年心中稍安,他对书法也不太感兴趣。
“我今夜就要离开杭州,去别的地方做生意,恐怕没有机会再跟你叙旧了。”韩秋的神色黯然。
王启年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大人要去哪里?”
“西山。”韩秋低声说道。
王启年一怔,说道:“西山乃是佛寺,大人为何要去那个地方?”
韩秋淡然说道:“我在江南的产业都在那里。”
王启年恍然大悟,韩秋的产业遍及江浙一代,的确是商贾重地。
“不知大人的产业有多少?”王启年忍不住问道。
韩秋微微一笑:“我的产业足有数千亩良田,雇佣了一百名佃工,还有七八艘船舶、两百余匹骡马,还有数十名镖师护卫。”
“韩大人果然财雄势大,令人羡慕。”王启年由衷地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