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见韩秋说出这一句遵旨的时候。
现场的百姓们惊呆了。
他们都已经下跪为韩秋求情了。
可是为什么,韩秋在面对这个困难的时候。
却自己选择了妥协?
要知道,这贞观二年的旱灾和蝗灾。
可是非常严重的。
直到现在为止,陛下已经因为这件事情,前前后后召集大臣商议多次。
但是却依旧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旱灾和蝗灾依然止不住。
所以这才导致青州和齐州百姓民不聊生。
所以,被派去这两个地方。
治理旱灾和蝗灾的大臣们。
最后都是无功而返。
而遭受到了十分严重的惩罚。
不过大家都知道。
李世民之所以惩罚他们。
其实无非也就是给百姓们一个交代而已。
毕竟,他作为皇帝。
这种事情不可能不管。
所以,就派大臣去处理。
大臣们处理不了。
自然是要回来受罚的。
而韩秋刚才说的就是。
这些事情对于李世民本人而言。
他并没有做什么。
却只是让别的大臣受罚。
所以,百姓们正在跪下替韩秋求情。
为的就是韩秋不用遭受这个责罚。
可是明明知道,去了之后就绝对会失败而归。
韩秋为什么还要答应?
想到这里,许多百姓纷纷在悲伤之中叹口气。
这一次韩秋去了之后。
恐怕回来,便再也没有了今日的风光。
毕竟,那个地方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种折磨人的程度,再加上去了之后没有吃的。
而且说不定,当地的百姓还会把这一切的罪责全部都推到他的头上。
所以这个事情说起来是非常可怕的。
因此,许多大臣去了,回来之后,前后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因此,也许韩秋去了回来之后。
也会和今日大不相同。
所以,百姓们为此感到十分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