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们还收旧衣服啊?怎么收?”就有好事之徒来问,“我们这种旧工服收吗?”
一个大叔指着身上蓝色水磨布的工服问。
厂里一年都要发四、五套,而且都是一模一样的,稍穿旧了就换新的,家里积了不知道多少套的工服。
想要扔了舍不得,感觉还好好的,质量也很好,布料厚实得很,但要穿,也穿不完啊,给孩子也不穿,谁没事愿意穿工服呢?
“行啊,有多少收多少,不过我们是按斤卖,如果没有补丁,七八成新价格就会高一些。”
小雪留意了下对方穿的工服,知道质量好得很,这种衣服,拿到乡下去卖,男人们穿着上山干活好用,耐磨,结实。
“那行,你们稍等会,我还要上班呢,等十一点半下班回家找一找,行吗?”
中年男人一听也挺高兴的。
“可以,我们一直在这里。”
田小云也赶紧道。
结果,光这一天,她们主收工服,就收了三百多斤,而且大部份是七成新的,没有破洞的。
二人喜出望外。
而且化肥厂这片还可以收挺久的,毕竟,除了工服,还有其它日常穿的旧衣服。
只是这一次,第一次有人上门收旧衣服,就相当于给化肥厂工人清库存了,所以旧工服占最大。
但是,二人还是比较谨慎,先要测试一下旧工服在农村是否有市场,要不,收了一大堆,岂不砸在自己手里?城里人可不会买旧工服去穿。
于是,当天二人连夜洗了上百件工服,第二天在工服干了后,又用新买的炭熨斗,把工服熨得平平整整,一件件叠好,第三天挑到乡下去卖。
这回她们又换了个乡镇,是桃源县最大的胡洋镇,这里有石矿,镇上好多农民都到矿里做工。
当矿工的话,手头比较有钱,而且也需要穿这种耐磨的工服。
二人也不是没脑地随便找个乡镇卖衣服,按夏医生的说法,也要选择好销售对象。
二人到了胡洋镇,正好遇上这个镇的圩日,二人索性就在集上卖衣服了。
用一根晾衣绳在两棵树间绑好,把熨好的工服,挑成色最新的挂上去,还标明了价格,一件2两,恕不还价。
不一会儿,就有人来问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