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召诸位前来,是要诸位与我一起,南下踏平拥雪关,夺取中原腹地。”年轻人掷地有声道,“把长生天的旗插到全天下的每一个角落。”
“可汗,你是疯了吗?”有人忍不住出声道,“这么多年,楚家人把拥雪关守得如同铁桶一般。我们要是能打得过,早就打了,还会等到今日吗?”
桌边已经有人想要离席,弘吉刺面露凶色,按住了刀柄。年轻人却握着他的手,强硬地将刀推回鞘中。
“楚家人为什么守着拥雪关,号称大周百年第一将领的楚敖又为什么没有踏过斡难河畔,难道是因为心慈手软吗?”
年轻人盯着说话的那人道:“是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到了草原,就是我们北狄人的天下。我们北狄的骑兵天下无敌,所以楚家人只能像乌龟一样缩在拥雪关内。我们的刀不好,盔甲不好,却一样令中原人闻风丧胆。”
众人皆沉默。
年轻人扫视过那些神色各异的脸,笑道:“我欲联合北狄十三部一同起兵南下,谁同意,谁就是长生天虔诚的子民,死后灵魂得以升天。反对的人,今天也能走出这座金帐,但今天之后,我将为长生天清除不忠的叛徒。”
弘吉刺会意,拔刀猛地插入桌面。
受惊的孩子大哭起来,年轻人从盒子里拿起一枚赤金铸就的鹰首放到他怀里。
“你们看看这个孩子,他是白沙部可汗最后的血脉。今日不打,明日楚明修的刀就会砍断你们儿子的头颅,将你们的女人放逐去做奴隶。昨天的白沙部,就是明天的北狄十二部。”
“克烈部愿追随可汗,为长生天而战!”
“鞑靼部愿追随可汗,为长生天而战!”
“赤河部愿追随可汗,为长生天而战!”
金帐中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跪下,手按心口以示诚意。站在桌边的阏氏也抱着婴孩跪伏在地,婴孩抓着赤金鹰首咿呀两声。
“我尔丹,定不负长生天所托。”
——
内阁。
“和谈?!”
徐砚不可思议地惊呼出声,看向洋洋得意的阁臣。
“对,和谈。青鹰部可汗征服了其余十一个部落,亲自派使者递交国书,愿率众部向大周臣服。”阁臣说到这里又面露不耐,说,“那楚明修好大喜功,一直从中阻挠,险些误了大事。”
徐砚面露疑虑,但内阁中一片欢呼雀跃,他也不好说什么。
徐砚在白焕的政变中一力主张铲除陈党,事态平息后毫无疑问地得到皇帝重用,成为内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臣子。其他人早就对他酸溜溜的,不太搭理他,此时更不会理会他的反应,生怕这个肥差被他抢走。
窗外忽而传来一道惊雷,大雨倾泻而下。
徐砚呆呆地注视大雨片刻,忽然抓起雨伞匆匆地往外走。
——
铁匠巷。
白子澈是最后一个抵达铁匠巷的。
屋子里的炭火被浇了水,狼狈地凝固成一滩灰烬。清澈的阳光从天窗里洒下来,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坐在阳光之外,咫尺之遥,却有仿佛山高水远。
裴璋掩上门,第一个开口道:“我已经利用裴家的人力从各方面证明过,北狄十二部确实向我朝递交了国书,以示臣服。青鹰部可汗还希望能够与帝朝联姻,永结秦晋之好。”
徐砚抹了把脸,疲惫不堪道:“内阁上下欢欣鼓舞,一力主和,为谁主持接待北狄使团打破了头,个个都等着留名青史。陛下对此也很欣慰,驳斥了许多持反对意见的臣子。”
自大周建国以来,与北狄人水火不容,一度被北狄侵略至中原腹地。直到拥雪关横亘天险,一刀斩断北狄人熊熊燃烧的野心。楚敖北征一再磨灭北狄人的实力,令其不敢南望。
但北狄人主动求和表示臣服,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白子澈看向始终沉默的楚识夏,问:“墨雪,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