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往前走着,因为前面有侍卫开路,所以杨广和长孙无垢并没有被挤到。
他们一边走一边聊着,没一会,杨广也就知道长孙无垢的族妹的名字了。
她叫宁儿,今年十一岁。
杨广笑问道:“你有没有读书啊?”
“读过几年,不过后来我娘不让读了,说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杨广看向长孙无垢问道:“你觉得呢?”长孙无垢愣了一下,然后开始认真的思考起来。
过了好一会,她才说:“不对,这是不对的!”
“为什么?”
“这个……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这是不对的。陛下觉得呢?”
“是的,这的确不对。别的不说,就拿宁儿一家来做比喻。听说宁儿还有一个弟弟吧?”
“是啊,我弟弟今年才三岁,刚学会说话,我娘不让他出来,说怕丢了。”
“看吧,你父亲出外任了,家里就只能由你母亲来操持。你弟弟的教育也应该由你母亲来负责了,要是你母亲不识字,什么都不懂,这不是把你弟弟给耽误了嘛。”
“可是我弟弟才三岁啊,用得着那么早就读书吗?”“现在当然不用,可是一般外任都是三到六年。要是你父亲在外连任的话,等他回来,你弟弟可就九岁了,还能不读书吗?”
长孙无垢马上说:“这不会的,我们家有我舅舅在,他会教孩子们读书的。”
“你舅舅?可是高士廉?”
“正是,陛下也知道他?”
“当然,他是个人材,只是因为一些不是他的原因,而被牵连了。这样的人材不可能一直闲居的,过一段时间,朕会让吏部尚书重新把他征辟,让他最少也当一任太守。”
高士廉在唐朝时最高当过太傅,是李治的老师,这样的人才,杨广不可能一直让他闲着。
杨广说完,又回到了原话题:“看,你舅舅闲不了多久,你弟弟的教育该由谁负责?”
宁儿有些为难地说:“那就只能请一个教书先生了。”“你们家是请得起,如果是穷人家的孩子呢,又该由谁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