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去安排人手去了,李渊站在杨广面前说:“陛下,来护儿孤悬海外,又有大军,不可不防啊。”
“朕明白你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怕他自立嘛。可是他都多大了,而且几个儿子也都送回来了,不用担心。”“可是这种事不是他不想就不会去做的,下面人是怎么想的,他也管不了。”
杨广马上就想起了陈桥兵变,赵匡胤当初也不一定是真的想反,可是下面的人架着他,逼着他不得不反了。
杨广点点头说:“这样啊,那就以三年为期,所有去倭国的士兵,三年期满之后,就调回国内,官升两级。”
“陛下,这还不够。来将军管军就可以了,那移民也需要人去管。而且一般的文官管不了,最好是宗室!”
一提起宗室,杨广就一阵头疼。
主要还是原来的杨广太狠了,把他的几个兄弟全都给杀了。
所以杨广能用的,并且值得信任的宗室,就只剩下自己儿子了。
可是杨广本身儿子就不多,长子杨昭现在已经去世,只留下三个儿子。
长子杨倓,被杨广封为燕王,是杨广最喜爱的孙子,在历史上跟着杨广死在了扬州。
另外两个孙子一个是杨侑,在历史上是李渊的傀儡,也就是历史上的隋恭帝。
另一个孙子是杨侗,在历史上是王世充的傀儡,也就是皇泰主。
这三个孙子还太小,最大的也不过十岁。
当然杨广还有两个儿子,大的是齐王杨暕,小的是赵王杨杲。
杨杲也小,也才六岁,根本就不顶事。
唯一能派得上用场的,也就杨暕了,他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了。
杨暕之前在长安监国,干得还挺好的。
杨广想来想去,也就只有他了。
杨暕被叫了过来,杨广笑问道:“我儿最近在忙什么啊?”
“父皇,儿臣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