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此次科举,真是新气象也?”
“可不是?我看那些空有文采而无实学的酸腐文人,八成是要气死了?”
瞿宁望着台下那一张张青春面孔,心中百感交集?
入夜,瞿宁又被林耘召进宫?
“爱卿,此次科举,可还顺利?”林耘明眸闪烁,语带关切?
瞿宁一一禀报了详情?
诸如变革的艰辛,士子的豪情,主考的殚精竭虑……
林耘听得频频点头:”爱卿辛苦了?为国选贤,实在不易?”
她伸出葱白的手指,在瞿宁掌心轻轻划了一下?
“这后宫中,除却母后,也只有你最知我冷暖,体恤我辛苦了?”
瞿宁紧紧握住心上人的玉手,抚平了她眉间的忧愁?
瞿宁重返朝堂后,积极投身新政推行?
他白天在礼部坐镇,协助萧诚遴选贤才,晚上则埋首书斋,潜心钻研农学?兵法等经世之学?
这一日,他正在宫中向林耘汇报科举变革后的风气?
“自打改革后,士子们的动向就与从前大不相同?往日里只顾诗赋歌赋的,如今也要刻苦读书,钻研农桑?军政实务了?”
瞿宁滔滔不绝,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
林耘望着他熠熠生辉的侧颜,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意?
她轻抚玉笺,柔声道:”爱卿此番用心,朕甚是欣慰?只是国之根本在民生,尔等士子切莫徒有虚名?日后当多亲民,体察疾苦,莫要辜负朕的一番苦心?”
“臣谨遵陛下教诲?”瞿宁躬身应诺?
离开宫中,他思忖再三,决定亲自走访民间,体察变革带来的影响?
此时天色尚早,京郊遍地金黄,稻浪阵阵?
田垄上,一队队农人正在收割,汗水淋漓,却个个喜笑颜开?
“今年的收成真好啊!这些新法子,保了咱的粮食!”
“就是,这些个年轻大夫,跑前跑后地教咱施肥?育种,可比从前那些酸腐书生强多了?”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新法赞不绝口?
瞿宁看在眼里,不禁扬起嘴角?
因为科举变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贤士被选拔出来,深入民间,宣传新思想?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