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想起族里那些妇人上门,明里暗里的表示,想将自家孩子送到淮儿身边,帮忙跑个腿什么的,想来夫君这边的情况与她差不多,不放心叮嘱道:“你消停点儿,别乱答应什么,给儿子添堵。”
“夫人放心,为夫还没老糊涂,这些事没有淮儿准许,我怎会应下。”
尤氏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这可说不准,我看你最近有点飘,都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儿媳信上说的织造坊之事,张成他们快回来了,木匠师傅联系了没?可别耽误儿媳的正事。”
自从得知儿媳想开办织造坊,尤氏非常上心,时刻关注着,得知张成他们回来打头阵,更加高兴。
尤氏也没想到,她会给儿子寻来一个宝贝娘子,去了临江一趟,就学会织布手艺,这可刺绣那些强多了。
孙儿们的亲娘如此厉害,老宋家出了一位不输男儿媳妇,她做梦都要笑醒。
为此她让张嬷嬷给苏家准备的节礼,在往常的基础上加了一倍,不可谓不重视。
宋士诚理了袖口,“夫人放心好了,一切已经准备妥帖,就等他们回来便可着手安排,至于织布机的事,还得张成他们回来再说,已联系好几位老师傅,肯定能成。”
尤氏见他急着出门,也没阻止,只不忘提醒道:“如此便好,你可以出去了,记得别替儿子答应那些事。”
之前儿子婚事不顺之时,夫君没少被人笑话,压抑的狠了,如今儿子考中举人,可不得得瑟一番。
尤氏倒是不反对他如此,就是担心旁人下套,让他替儿子许下一些不合理,或违法乱纪之事。
宋士诚起身将帽子戴好,笑眯眯的应下,“知道。”
他可是精明的商人,怎会做损人不利己之事,特别是对儿子不利之事。
此事也不怪夫人一再叮嘱,庆元朝举人可免四百亩田税,宋家只有三百亩地田,如此还剩一百亩田地可免,有那精明的族人,就打起这个主意,每年要交的赋税可不少,假如能免去一大半税收,好处可不止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