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难以理解这些北亚土著的脑回路,但是朱棣却是莫名地有些喜欢这些脑子里除了喝酒之外,就装不下其他东西的北亚土著。
最后朱棣一行人,便带着陆陆续续多出的二、三十万北亚憨憨,还有十余万原帖木儿帝国的骑兵,以及中原的百万移民百姓,最终选在了北亚的乌拉山脉以东的位置停留下来。
而这个位置相当于秦宇未穿越所在现代社会的叶卡捷琳堡一带,其中向左就是有着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东欧平原,向右就是能够种植地瓜的西伯利亚大平原。
可以说要沃土有沃土,要矿藏有矿藏,要河流有河流。
在这个地方上建立起一个顶级王国,甚至是一个帝国,丝毫没有问题。
毕竟秦宇未穿越所在现代社会的大毛子,就基本待在朱棣如今的位置上。
所以在占据了这么好的地方之后,朱棣努力开始搞起了建设。
而在兢兢业业地建设发展了两年之后,如今朱棣的北亚之国,初见成果。
……
太平五年(1394年)十月十五号,依然还是熟悉的应天府十里外。
同样也依然还是熟悉的朱元璋、马秀英、天子朱标、周王朱棣、秦宇以及一众文武百官等来送行,只不过这一次践行的人员变成了朱樉。
而之所以将朱樉放在了最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此前从大明沿着亚洲大陆的海岸线,绕行非洲的海岸线,最后到达欧洲的航线还不够成熟,风险意外比较大。
不过好在又经过了这五年来的航线探索之后,从大明沿着亚洲大陆的海岸线,绕行非洲的海岸线,不说彻底没有风险意外了,但是至少也将风险意外控制在了可接受的一定程度范围内。
所以在看到最近这两年,大明海军探索舰队一年往返三次欧洲,基本每次都能够顺利到达并且返航之后,朱樉再也按耐不住想要移民欧洲的想法。
毕竟今年朱樉已经三十八岁了,这个年纪放在当前这个时代都已经属于可以自称老夫的年纪了。
虽然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如朱樉这般身边随时都有太医调养,并且也不愁吃喝的权贵人家,再活个十几、二十年,也没有多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