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生活方式也不像印第安族人那样依然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好歹也用上了铁器,种植了棉花等作物。
不说彻底跟上了大明朝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但是好歹也达到了昔日隋唐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
而现在这些印第安族人在移民过来的华夏族百姓眼中,其实便同样也类似于那些在大明朝境内的土司和土人。
但印第安这个土司,比以往他们知道的那些土司土人要更的落后罢了。
但这也不算什么问题,直接让朝廷派人将他们教化就好了。
等他们学会了大明朝官话、学会了种植、知晓了华夏礼仪文化之后,他们自然也就会变成和自己等人一样的华夏百姓了。
像这种事情,移民过来的这些华夏族百姓以前也见过不少。
所以对于暂时显得尚未开化,也并对未移民过来的华夏族人造成什么伤害的印第安族人。
这些移民过来的华夏族百姓是并没有多少的敌意,或者鄙视、看不起之类的想法的。
而且印第安族人和华夏族人在肤色、发色等方面,基本没太大的差别。
如果印第安人穿上和华夏族百姓相似的服饰,而后不开口说话,是很难一眼将之分辨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将原来和自己一同移民过来的华夏族百姓给当成了异族排斥,那就尴尬了。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移民过来的华夏族百姓就更不会胡乱将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去当成异族排斥了。
如果换成那些肤色、发色和华夏族百姓明显不同的欧洲白种人,或者是非洲黑种人。
在这么明显的外貌异样之下,任何一个华夏族百姓都会用审视、警惕目光,盯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欧洲白种人或者是非洲黑种人。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白种人或者是非洲黑种人想要融入到华夏族百姓中,可以说是难之又难。
除此之外,在朱棡的宣传讲述中,北美洲的印第安族人昔日华夏殷商的后裔。
当年武王伐纣之时,殷商大将侯悠喜带领十万大军征讨东夷来不及回援,看到殷商灭亡了之后,这十万人就一直向外逃窜,而后逃到了亚洲与北美洲交接处的白令海峡,而后便趁着冬天白令海峡冻结之时,从亚洲东渡迁移到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