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宋景濂溘然长逝,谥号之争文忠正

自古以来,帝王的祀奉,都有功臣附祭。

朱元璋自然也不会例外,在他还活着之时,他就已经确定下了日后要在太庙之中陪祀他的功臣。

比如说已逝的功臣有,常遇春、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赵德胜等武将。

当前尚且在世,但是同样也已经确定了等他们死后要陪祀的功臣有,徐达、李文忠、汤和、沐英等人。

但是尚且活着的,还是已经死去了的陪祀太庙人员,全部是立下赫赫社稷军功的武将,没有一个文臣。

而如今宋濂算是第一个以文臣身份陪祀太庙的人员,这一份殊荣也可以说是对宋濂此生功绩最大的肯定了。

而本身就没打算薄葬宋濂的朱标,在接到自家父皇的旨意后,就更是再将宋濂的死后哀荣给往上提了一提。

首先谥号方面,对于宋濂的谥号定为什么,一众文武百官各有各的看法,彼此就争执不下。

因为谥号代表着对一个人过往一生功过的盖棺定论,不少人到了临终前都还在为自己的谥号是什么而担忧。

比如原历史上的明朝李东阳,在他病危之际,他的好友杨一清来看望他,见他临死前还在为自己谥号担忧,就直接告诉好友,陛下要封你谥号为‘文正’。

一听到自己死后谥号‘文正’,都快要死了的李东阳都立刻挣扎着爬起来遥向天子磕头致谢。

可想而知,这个时代的谥号对于文臣来说有多么重要。

而文臣一般是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搭配的学有正、贞、成、忠等等。

比如说宋濂在原历史上就被明武宗追谥为“文宪”,故后世人又称其为“宋文宪”。

而在文臣这么多的谥号之中,谥号最好的是‘文贞’。

比如说唐朝的名臣魏征、宋璟,他们两人的谥号就是‘文贞’。

到了宋朝时,因为宋仁宗叫赵祯,所谓为了避讳,‘文贞’改为‘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