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二十二年两大事,第三三年谋发展

而这一百三十万陆军、海军将士之中,约莫有一百万陆军将士,差不多相当于两百个地方卫所。

这两百个地方卫所,乘以三十四,正七品及以上的地方陆军武将一共有六千八百人左右。

所有地方陆军、海军正七品及以上的武将官员全部加起来,便一共有八千八百人左右。

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零零散散,不成定制,但是官衔品级也都在正七品及以上的武将,这些正七品及以上的地方武将全部加起来,应当便在九千人左右!

九千个地方武将,再加上四千个地方文官,就一共有一万三千个正七品及以上的地方官员。

而京师一共有二十七个朝廷机构,其中最为出名的分别是,五军都督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督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六科给事中,锦衣卫。

不怎么出名的朝廷机构,则有,五城兵司马,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二十四衙门,宗人府,詹事府,太医院,上林苑,翰林院,国子监,钦天监,尚宝司,行人司。

除此之外,兴华农科院、兴华医学院、兴华工业科学院、兴华地理学院、兴华工商学院原来所欠缺的的教授讲师,这些年来陆陆续续初步补齐了。

这二十七个朝廷机构的文武百官、勋贵侯爵,加上一众学院的教授讲师,所有官衔等级在正七品及以上的官员数量也在一千人左右。

整个大明朝京师与地方,所有正七品及以上的官员加起来的数量大概有一万四千人左右!

这么多的正七品及以上的官员,如果全部要参加朱标的继位登基大典,就太过于隆重、浩大了。

所以六部九卿等文臣的意见是让地方上的文官进京述职的而且一并参与朱标的继位登基大典。

而其他一众正七品及以上的武将,还肩负着守卫地方之职责,就不必进京参加朱标的继位登基大典了。

这样整个京师的文武百官、勋贵侯爵,再加上地方进京述职的文官,数量大概在五千人左右,安排起来也相对简单一些。

对此,一众国公勋贵侯爵武将则是表示强烈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