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船只的质量问题,第一次征讨日本之前,忽必烈给高丽发布命令,要求六个月内制造战船九百艘。”
“大舰要可载千石或四千石者三百艘,快速舰三百艘,汲水小船三百艘,规定正月十五日动工,限期完工。”
“从条命令就可以看出来忽必烈并不懂海军,因为如果他懂海军,他应该便知道在六个月造这么多艘船,而且还是跨海作战的战船,对于高丽那样的小国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海船的制造,木料非常重要,而木料中含有水分,所以基本都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阴干时间,这个时间短则三、两年,长则甚至需要阴干十几年。”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丽却依然在六个月内交出了九百艘海船,其质量可想而知。”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高丽制造的‘海船’实际上很有可能并不是真的海船,而是在内河航行的平底船。”
“这种船在内河时行驶问题不大,但若在大海上行驶,一旦遭遇巨浪拍击,就会非常容易碎裂,这为什么元军遭遇台风之后会全军覆没的原因。”
“如果是真正的海船,抵抗风浪能力比较强,即便遭遇了台风也不一定会全军覆没。”
在秦宇未穿越前所生活的现代社会中,就曾有人组织过人手打捞出七百多块蒙古战舰残骸,最终得出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很多蒙古战舰龙骨上的铆钉过于密集,甚至在同一个地方有五六个铆钉。
这说明这些肋材在造船时曾反复使用,并且很多龙骨本身质量就很低劣。
而且不仅是大量使用旧木料造船,造船的龙骨本身质量还很低!
除此之外,战舰残骸的碎片没有一块超过三米,大多数碎片都在十厘米到一米之间,说明船壳板之间不是平接,而是搭接的。
据相关的船只研究学者推测,这应该是采取了类似新安古船的一种“鱼鳞式“船壳结构形式,用这种方式造船,速度会比较快。
但是造出来的船很脆弱,经不起什么大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