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修路这种事情,不是几十上百人在朝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
“因此在我,看来如果推行一件可以让大明朝所有百姓都参与其中的‘以工代役’事情,又能够为大明朝廷带来好处,修路将是上上之选!”
秦宇这话一出,朱元璋目光顿时放亮。
纵观历史上各朝代的皇帝,朱元璋可以算是比较修路的皇帝。
在朱元璋称帝的第二十二天,就下令整顿和恢复全国的驿站,将应天府公馆改为‘会同馆’,在全国各地设立水马驿站。
并且朱元璋称帝以后每攻占一个地方,便要求工兵队伍迅速修路,修建驿站,甚至还经常派勋贵侯爵这样的高层次统治阶级,专门去负责修路。
从这点就能看出来,朱元璋对于道路交通这方面的重视。
因此,秦宇提出修路之后,朱元璋便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想必诸位应该已经发现,从应天府到兴华农科院这条道路,和其他地方的道路有所不同了吧?”
秦宇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让朱元璋等人先是一愣,随即纷纷回过神来。
没错。
今日在来兴华农科院听秦宇讲课,这一路上,他们确实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
尤其是出了应天府前往兴华农科院的路上,这一路马车平稳疾驰,速度比平日里快了许多。
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从应天府到兴华农科院这一段道路非常的平坦,没有太大的坑坑洼洼。
而且马车急驰之时,也没有扬起灰尘。
因此,在来的路上,朱元璋、太子朱标和其他皇子坐在马车里,还好奇的四下打量,想要看看马车为什么疾驰却不颠簸。
最终他们发现出了应天府前往兴华农科院的这段道路,被人为地修整过,且修得极为结实平坦,并且没有弯弯道道,几乎是一路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