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纸厂流水线,借威放大镜!

因此秦宇这个造纸厂造的不是简单的宣纸,一种是用来包装商品的粗油纸,颜色偏黄,表皮有着纸浆的粗颗粒。

另一种是用来书写的细腻宣纸。

制作这种细腻的宣纸,工艺更加复杂,成本也比粗油纸要高,所以价格也贵。

对于这座造纸坊,秦宇还是非常重视的,因为他已经明锐地察觉到如今大明朝整个市场对于纸张的需求,只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愈发强力。

但是对于如今大明朝所掌握的造纸技术,秦宇不是很满意。

因为大明朝这个时候的造纸是作为一门技术进行传承的,大多时候都是由一个人从头到尾的进行操作。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工人从开始挑选原料,再到最后出纸,都是这个工人在跟进。

这样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

虽然生产出来的纸勉强够用,但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所以秦宇建立的这个造纸坊,进行了现代化流水作业。

而且给予造纸厂工人的薪资都非常高,并且一日三餐顿顿有肉。

当然,这只是招揽工人的前提条件。

把工人招揽到岗之后,秦宇并没有立即开工,而是对这些工人进行为期十五天的培训,让这些工人都明白流水线作业造纸该如何操作。

当做完这一切,整个蔡伦造纸厂才算真正的开始运作。

至于秦宇为什么能够这么快招到来造纸厂上班的工人,原因很简单。

青阳县明面上还是那个青阳县,但其实已经是秦宇的封地。

而且秦宇在青阳县建立运作的一系列产业,全都得到了良性的发展。

这一切,青阳县的百姓全都看在眼里。

况且秦宇之前为了建造兴华农科院,可谓说是全国招工。

工价不但高出市场,并且还管吃管住。

虽然吃的没有多好,但最起码顿顿有肉,住的地方也不简陋。

而且秦宇在青阳县的各个司业里面的员工,出去之后,无不逢人便夸秦宇这个掌柜的如何如何体恤员工,如何如何的高义慷慨。

所以秦宇在造纸厂竣工前几日开始招工,等到造纸厂彻底竣工的那一日,各个岗位的工人全部招够,并且还超出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