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今人难归昔日故里,杯酒阔谈三大产业!

秦宇说完,话锋一转,“若是百姓整日里都只是为了糊口生计,那么注定只会有第一产业长久发达。”

“至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根本不可能出现,更别说发达了。”

听到秦宇这一番话,朱标眉头立即皱起,满脸的疑惑不解。

这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究竟是什么意思?

于是朱标毫不犹豫地询问,“先生,您刚才说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究竟是何意?都意味着什么?本质又是什么?又能够为大明朝带来什么?”

面对朱标这一连串的灵魂询问,秦宇愣了愣,随即看了一下放在不远处的空酒杯。

“难道我喝醉了,我刚才真的说了你问的这些了吗?”

朱标满脸认真的点点头,“说了,而且说的意犹未尽!”

“既然如此,那我就与你说上一说吧。”

秦宇摇头一笑,给自己斟满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

等放下酒杯,秦宇眼中那些许的惺忪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精明。

“其实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是理论知识,实际上有可能行不通。”

“而这三大类产业,可以按照层级和职能的不同进行划分。”

“第一产业主要指的是生产粮食,以及其他生物材料的产业,笼统的来讲那便是第一产业是农业产业,解决的是“吃”的问题。”

“至于第二产业便是加工制造业,涵盖自然界“人”所需的一切物品的制造产业,同时也包括了第一产业。”

“而这第二产业主要作用是解决“用”的问题。”

“至于第三产业,除了包含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作用之外,更多的作用则是服务于人民。”

“比如今日咱们吃饭的这个都来顺酒楼,以及名震京师的茅台酒楼,都算第三服务产业。”

话音落地,秦宇端起刚才被朱标斟满酒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三大产业,你现在可明白了?!”

其实秦宇对于这三大产业的印象并不深,他虽然是985大学生,但他的专业不是社会会计学,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但朱标却将秦宇刚才那一番话听进去了,因为这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思索片刻,朱标提出的疑问。

“通过先生所讲,这三大产业学生已大概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