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有一僧人踏步而来,不知拿了个什么东西,在门口的士兵面前晃了晃,士兵们竟不阻拦,任由僧人大步流星进入。
陶凯见状,好奇上前询问,“你这僧人何故来我国子监?”
“莫不是嫌吃斋念佛清苦,想来我这里学国子学?”
僧人也不气恼,双手合十,诵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
“小僧乃燕王帐下小卒,俗名姚广孝,久闻陶祭酒大儒之名,今日特来瞻仰。”
陶凯和乐韶华一听,总算明白过来刚才士兵为何不阻拦,原来这如病虎般的僧人,竟然是燕王朱棣的幕僚。
“原来如此。”陶凯笑呵呵的点了点头,“不知圣僧寻我何事?”
姚广孝打了个哈哈,“只是为了来瞻仰陶祭酒。”
说完这话,便不再言语。
陶凯和乐韶华相视一眼,也没有理会,各自拿出圣贤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大概过了有半个时辰,再无学生来国子监上学。
陶凯和乐韶华便准备回去授课,但见姚广孝还未走,不由好奇询问。
“圣僧可是在等人?”
姚广孝看了一下天空,算了算时间,颇为惋惜的摇头一笑。
“贫僧等的人今日恐怕是见不到了。”
说完这话,一挥袖袍,转身大步流星的离去。
其实姚广孝今天一早来国子监,并不是为了瞻仰陶凯,而是为了见一下秦宇。
因为秦宇被朱元璋一道圣旨发落到国子监上学这事,已经在皇亲国戚之间传开了。
姚广孝得知,便想来国子监看看能让燕王朱棣赞不绝口的“屠龙术”创始人,究竟是何等风采。
结果满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僧人好生奇怪。”陶凯摇了摇头,“真不知燕王是怎么想的,竟招个僧人做幕僚。”
一旁的司业乐韶华轻笑一声,“皇亲国戚做事,我等凡夫俗子又怎么知道。”
陶凯自嘲一笑,“说的也是,走吧,我等且去授课……”
“等一下!”
就在这时,一道高呼声响起。
陶凯和乐韶华身子猛地一颤,两者相视一眼,皆是从彼此眼中看到的那一抹意外之色,随即纷纷转身看去,厌恶之色全摆在脸上。
能让当今两位大儒如此厌恶的人,究竟是何人呢?
没错,正是前国子监博士、秦大学士,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