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不得寻遍历史长河,找自己要个说法。
子龙赶紧推辞道:
“祭酒大人明察,吾曾遇一世外高人,听其口述此番言论。”
“吾不过一武夫,哪懂得这些,只是觉得这番话有别于孟子先生和荀小先生,是独辟蹊径的思路。”
众人尽皆不信。
什么世外高人,莫不是这个云龙子先生假托他人之口罢了。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谁不想让自己的著述思想流传下去。
就连超然物外的老子李聃,也在弃官云游天下过函谷关时,给尹喜留下五千字《道德经》。
淳于髡正要再点一点子龙,让他多说几句。
蓦然大殿外头响起慌乱急切的脚步声。
片刻后,一人从大殿外踉跄而入。
来人发冠不知丢到了哪里,雪白发丝散乱。
一身华丽袍服破破烂烂,上面满是血痕和污迹。
原本保养极好的脸,此时蜡黄失去血色,面容扭曲,凄惨不已。
见到来人撞进来,众人皆惊。
羡门子高更是惊呼大起,身形一晃急忙凑上前去。
伸手扶住来人,急切问道:
“宋兄,你这是怎么了?”
“正伯兄呢?”
淳于髡也豁然站起。
一向宠辱不惊的老脸也变了色:
“毋忌,发生什么事了?正伯侨怎么未与你一同回来?莫非屠龙一事有变?”
子龙也猛地瞪大眼珠。
去海上屠龙的宋毋忌?
怎么这般凄惨?
正伯侨呢?别是出事了吧?
正伯侨也是五行阵脚的关键人选,他要是出事,镇压孽龙一事岂不是又再起波折?
子龙再也不能淡定了。
一脚踏出,人已消失在原地,瞬间出现在宋毋忌身旁,同样扶住他。
急切问道:
“快说说,遇到何事了?”
宋毋忌深喘了几口顺过气来,将羡门子高掏出的一堆古怪丹药尽数扔入口中咀嚼。
凑到案席旁抓着酒壶连饮几大口。
这才跌坐席上说道:
“前些日子吾与正伯兄一同到海上追查恶蛟下落,经过数日苦寻,终于找到此獠。”
“正伯兄乘舟于旁掠阵,吾入海独斗恶蛟,本来一切颇为顺遂。”
“恶蛟受重创之后逃亡,吾则一路尾随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