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话音落下,一股雄浑的帝王威势,犹如实质,仿佛一座巨山当头压下。
巨大的压力,似乎要碾压着子龙,让他赶紧跪下五体伏地请罪。
子龙感受了下,不禁也为之讶然。
嬴驷的这股气势,纯粹是多年身居王位,生杀予夺,养出来的帝王之势。
与孽龙巴蛇,以及楚斯这般基于自身强大实力,带来的凌厉气势截然不同。
却在心灵层面上,给人更加难以抵御之感。
果然,毛遂自荐于帝王之前,时机还是很重要的。
商鞅入秦辅佐秦孝公,张仪入秦辅佐眼前这位秦君,均是在他们刚继位不久的青葱岁月之时。
那时他们还稚嫩的很,手上也没多少可用之才,忽悠起来就容易多了。
也更愿意放下身段,礼贤下士。
后面范雎入秦向嬴稷那小子自荐,嬴稷虽然已即位三十多年,实权却一直在摄政的宣太后芈月手中,一样与小白无异。
等帝王登基日久,建下的功业越来越多,自信心也越来越高。
人就会逐渐变得顽固。
这时新人要在他们面前出头,难度无疑大了许多。
自己要如何通过眼前考验,获得嬴驷的信任倚重,得费一番思量。
首先,第一次见面就绝对不能跪拜下去。
这一跪下,寻个一官半职没什么问题,可你就与朝堂上那些碌碌之众毫无区别。
一国之君,又岂会缺个唯唯诺诺的臣属?
子龙脑中迅速过了一遍。
蓦然哈哈大笑:
“到此刻为止,吾仍是一化外之人,即非大秦子民,亦非领取俸禄的大王臣属,吾又何需跪拜大王?”
“吾扪心自问,对大王执礼甚恭,无冒犯失礼之处。”
“莫非大王重礼节,更甚于重遴选贤才乎?”
子龙的话,隐隐昭示自身立场。
入宫问对,既是君王挑选人才,也是人才挑选君王。
这是双向选择,并非卑颜乞求君王给予一官半职。
良禽择木而栖。
若是君王不堪效力,自己并非秦国子民,也未受过秦国恩惠,完全可以洒然挥袖走人。
只是面对一国之君表达这样的意思,可谓颇有些冒犯。
芈月魏冉嬴稷均是灵慧之人,闻言脸色大变。
糟糕!
这位云龙子先生,要触怒王上了!
尤其王上近来性情暴躁,喜怒无常。
魏冉嬴稷惊得身躯微颤,冷汗涔涔而下,不知该如何是好。
芈月也已坐直身躯,冥思苦想缓颊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