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鲁还有一点没说,但相信苏西坡也都能想到。

之前他也想过剿匪的事,但那些匪徒就像是嗅到腥味似的,总能先他一步玩起空城计。

聂小鲁就一直觉得他们县衙里面有内奸,但到底是谁,他一时半会儿也揪不出来,剿匪的事才就此搁浅。

苏西坡打断他:“别考虑这些,你就只说,敢与不敢。”

聂小鲁咬咬牙:“先生,我敢。”

“好!”苏西坡这才让严逸给聂小鲁画了跟剿匪有关的各种资料。

聂小鲁啧啧称奇:“这位小兄弟,能耐了得啊,你是怎么把匪徒窝了解的这么清楚的?敢问你贵姓啊?”

“严逸。”

“什么?严逸?你可是那个出主意调控粮价的严逸?”严逸继续低头忙碌:“嗯,是我。”

聂小鲁差点一蹦三尺高。

严逸简直就是他的福星啊。

心里喜滋滋的,聂小鲁看严逸就感觉他周身渡着金光。

没两句话,聂小鲁就开始跟严逸称兄道弟起来。

严逸图纸画完之前,聂小鲁就进行了各种安排。

调兵遣将,还是得看聂小鲁的。

严逸画完图纸后,又让人摆上了沙盘,他和聂小鲁就讨论要从哪里攻、从哪里守的问题。

各个要塞点分别放置多少人。

这一沟通,聂小鲁简直就把严逸当成个神人。

学识渊博、胆识过人,这就是聂小鲁对严逸的客观评价。

因为石庐县在粮食问题上帮了隔壁各个县城的大忙,他们的考核也因为这一茬从有过变成了有功,所以一个个都觉得欠了聂小鲁的人情。

所以聂小鲁一开口,隔壁县城便纷纷派出自己的精锐队伍,来驰援石庐县。

聂小鲁也是干脆,直接认命严逸来当这次剿匪的总指挥,一旦这事成了,对严逸也是有天大的好处。

准备工作作的非常充分,所有的一切,又是在严逸的操控下,有效隔开了刘师爷,是以,这次,山匪们一个都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