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我家那闺女从小就跟理国公的世子定亲了,所以我也很少关注京都其他青年俊杰的信息,只是传闻,传闻说卫国公那小儿子有断袖之癖,是真是假就不清楚了。”的确不知道真假,所以礼部尚书才这么说。
但凡确认了,就不是这么说了。
不管这断袖之癖是不是真的,总归卫国公府的小公子是有点儿问题在身的。
如果只是断袖之癖,皇太女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联姻对象。
皇太女的亲父是左丞相,皇太女的弟弟,福瑞亲王的生父是右丞相。
左丞相志大才疏,身后全靠家族给配置的智囊天团才坐稳了左丞相之位。
可右丞相那是实打实的政治怪物,儿子才十岁,他儿子在民间的威望比皇太女强的多。
没有强势家族做支撑,可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向着右丞相父子的,带着文人团体,经常在朝堂上压的女皇不得不低头。
别误会,右丞相还真不是故意跟女皇别矛头,而是女皇每次为了享受想动国库的时候,右丞相才会出手。
女皇是平庸的,连守成之君都勉强做得到,毕竟得位不正。
女皇的亲娘,生前是先皇的第四位皇后,号德昭皇后。
这封号是大熙国最大的讽刺。
女皇亲娘为了女儿能成为皇帝,跟自己的情夫一口气把女皇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以及十二万宗亲全部杀干净了。
皇室只剩下女皇一条血脉,要么推翻刘姓皇室,要么就只能捏着鼻子让女皇上位。
女皇狠毒这一块儿随根了,怕死,直接杀了亲娘,又跪了七天七夜的太庙,细数亲娘和外祖家一百零八条大罪,条条大罪可抄家灭族,这才坐上了皇位。
可当初推举女皇上位的五家顶级权贵,反手就被女皇给灭了,鸡犬不留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