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手将东西递给谢祯,“说起来你应该对这家也有印象,他们家要是没发生那事儿,这会儿说不定还能和谢家分庭抗礼呢!”
谢祯展开竹简一看,入目的几行字让他愣了愣。
“傅丞相?”
那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光辉耀眼的人物,谢祯的父亲谢太傅算一个,当年的傅丞相也算一个。
先帝在时,傅家的荣宠绝不比谢家少,这位傅丞相更是权柄在握,深得先帝信赖。
他看过父亲早些年留下来的文书,多是对这位丞相的批判,认为其行事作风太过激进,两人政见不合,在朝堂上吵起来也是常有的事。
然而这些批判词中,偶然又能窥见几分欣赏,立场不论,父亲对傅丞相的人品私下是认可的。
然而后期的笔记里,提到这位傅丞相,他却总是三缄其口,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欲言又止。
只因永宁二十二年,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的贪墨案,涉及赃款白银几十万两,案子的主使人正是这位傅丞相。
人证物证俱在,傅丞相百口莫辩,先帝震怒不已,当着众朝臣的面罢了傅丞相的官,并且下令满门抄斩!
不仅如此,先帝还实行连坐制,和傅丞相交好的一众官员一概被牵连!
这算是近百年来牵扯最广,最为轰动的一桩案子。
很长的一段时间,盛京众人都不敢提及“傅家”这个存在,生怕被殃及池鱼。
谢祯入朝为官后,因偶然接触曾仔细阅读过相关卷宗,发现那些所谓的证据都非常耐人寻味。
他对政治的敏锐洞察让他意识到,血淋淋的几百条人命,归根究底不过是因为一句功高盖主。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傅丞相不懂得收敛锋芒,于是傅家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然而这案子已经过了十几年,又涉及到先帝的颜面,翻案的可能十分小,谢祯纵然觉得嘲讽,却也无可奈何。
这也间接影响了他决定放弃大好仕途投身锦衣卫。
若他选择入翰林院,未必不能走的更远,可所谓的荣宠不过在帝王的一念之间,哪里有真正的权利在手来的让人踏实?
他不愿谢家成为第二个傅家,更不愿人为刀俎我为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