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阁老当年的学问极好,重视子弟诗文才学,宅子建得清幽雅致,池真真住在主院,段氏就选了离主院不远的沁梅院,不知是否夜里睡得好,醒来美滋滋地觉得自己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从今往后,她也是有头有脸的夫人了。
不过想到自己的铺子,段氏还是清醒过来,叫人套了马车去店里做生意。
凤仪宫,李宫人正向皇后回禀这些天在池家的见闻。
“池姑娘行事有些随性,但她很有主见,平日不见她读书习字,也没有做女红针线,吃穿用度并不靡费,娘娘赏的珠玉和将军府送来的银钱都妥帖收着。其他府里送的帖子,她一概没有应邀,只与宣武侯夫人有过往来。”
在皇后面前,李宫人没有刻意说些好听的话,都是些实实在在的陈述。
太子妃今日也在,她孕期已过了三个月,她面色红润,显是近来过得很舒心,便是皇后免了她许多规矩,她仍时时来问安。当听到皇后疑惑问池府的日常花销从何而来,太子妃含笑道:“母后,真真刚搬过去,儿臣叫人给她送了贺礼,暂时还够她府上嚼用。 ”
她与池真真早在入宫前已经相识,做了太子妃后还召池真真入宫相见,让不少人心里泛酸,池真真的命可真好,先有檀指挥使宠爱,后有太子妃视如姐妹,真不知她有何好!
皇后轻叹道:“银子哪有够花的,本宫当日想为她讨个封赏,若是得个乡君的名号,每年靠着份例日子会好过些,偏陛下的旨意里没提。”
并非池真真人见人爱,连皇后都喜欢她,而是皇后当年见过池阁老,与池家的小女儿相识,她对池真真便生出了些许怜惜。
李宫人屈膝道:“娘娘不必忧心,池姑娘是个有福之人,在家里坐着就有银钱送上门。”
她说的是前些日子正德寺的大和尚登门,送来一笔“佛缘香”纸张的费用,正解了池真真的燃眉之急。
御赐之物得供着,唐桓给的不到万不得已,池真真不想轻易动用,早先送去正德寺的纸张可都是供奉给高僧的,图的是个名声,没想到正德寺会在此时送银子来。
皇后听了有些惊讶,竟不知池真真开了纸坊和铺子,能把生意做到正德寺,那可是皇家寺院,想来小姑娘颇有些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