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刻钟后,姚广孝终于忍不住开口提醒道。
“殿下,我们继续赶路吧。”
姚广孝淡淡道:“朝廷的军队已经追来了,我们没时间了。”
车厢里,朱棣沉默不语,没有说话。
徐妙云也没说什么。
朱棣是想带着朱高煦一起走的,如果能将他安葬在应天,那就再好不过了。
然而,这些都只是幻想,叛徒,根本进不了祖庙。
“将高煦的尸体埋在这里,让他安息吧!”
徐妙云被朱棣这么一说,整个人都哆嗦了一下。
显然,徐妙云是个很传统的人,对于朱高煦埋在荒郊野岭这件事,她是无法接受的。
不过,徐妙云是个理智的人。
现在的情况,徐妙云也能理解。
原因很简单。
朱棣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在这里久留,一旦在这里逗留,很有可能会被朝廷的军队追上。
那样的话,死的就不仅仅是朱高煦了。
朱棣的残部,恐怕就会全军覆没了。
因此,一刻都等不了,一刻也等不了。
虽然徐妙云很在意朱高煦没能魂归故里。
最终,也只能将这份仇恨埋在心底。
马车里,朱棣看向徐妙云,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然而,徐妙云却是选择了闭上眼睛,不去看朱棣。
在徐妙云看来,爱子之死的责任,是要由朱棣来承担的。
如果不是朱棣造反,也不会有今天的事情发生。
看到这一幕,朱棣也无话可说了。
当即命人抬着朱高煦的尸首,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如果是以前,朱高煦是诸王之子,又是朱元璋的亲孙子,要是办丧事的话,虽然不能说有多隆重,但也要比一般人隆重得多。
甚至可以说,要仅次于亲王葬礼。
但是这一次,朱棣是真的没办法。
没办法,只能在地上挖了个坑,用木板做了一副棺材。
很快,他们就把尸体埋了。
没有吊唁,也没有葬礼,更别说是头七了。
做完这一切,朱棣就让人将棺材给埋了起来。
然后,朱棣亲手用笔为朱高煦写了一座墓碑。
准确的说,是墓牌。
朱棣没时间去找石头雕刻,就给了朱高煦最简单的一个木板。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