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未半,就把自己的儿子给搭进去了。
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
历史上,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参加过战争,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战场上冲锋,指挥大军。
究其根本,就是朱棣手底下无人啊!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雄英摇了摇头,笑得很开心:“不过,朱高燧的事情,还得从长计议,如何才能攻心!”
“要不,把他放了?!”
是的,朱雄英确实有放走朱高燧的意思。
朱高燧身份尊贵,可以说是朱棣麾下数一数二的人物。
而朱高燧,在朱棣军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高燧就是朱棣军队的“脸面”。
现在被我抓住了,我不杀你。
表面上看是放过了你,实际上却是在羞辱你身后的朱棣大军。
诸葛亮当年七擒孟获,不都是在夸赞诸葛亮的英明吗?
总不可能有人夸孟获命大,被抓住了七次还活着。
丢人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孟获,这才是真正的耻辱。
现在朱雄英如法炮制,也是如此。
我若是放过你,朱棣军岂不是颜面尽失?
“陛下,你真的要放过他吗?”
蓝玉有些急了:“他是朱棣的儿子,如果能威胁到朱棣,我们就能省下很多麻烦。”
“放了他,实在是太浪费了,不如将朱高燧打入大牢吧!”
“没事!”
朱雄英挥了挥手,“朱棣是什么人?你以为擒住他的儿子,就能让他乖乖就范?”
“他现在可是赵匡胤,就算不想造反也得造反。”
“如果他不造反,他的手下都会杀了他。”
“区区一个儿子,根本威胁不到他。”
“不如把朱高燧放出来,狠狠的羞辱他一顿。”
“陛下所言极是。”
蓝玉听了朱雄英的分析,也觉得朱雄英说的很有道理。
杀了朱棣的儿子,只会让朱棣更加愤怒。
这会让他更加疯狂,失去了理智,和朝廷大军厮杀在一起。
但是,如果让朱高燧回去,那乐子可就大了。